除了林木與植物資源外,在不同的林相中,還有30種以上的哺乳類、200種以上的鳥類、以及70種以上的兩生類與爬蟲類等生存
為維繫原住民族傳統狩獵文化的傳承,同時兼顧生態保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自106年起積極推動宜蘭縣大同鄉原住民部落建立狩獵自主管理制度,於114年4月20日辦理樂水村工作成果分享,過程中委託團隊分享大同鄉野生動物監測成果及推廣改良式獵具,並和部落族人討論狩獵自主管理相關議題。 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表示,至114年止,已有樂水村、英士村、寒溪村及茂安村等部落成立5個狩獵管理組織,展現原鄉部落在自主管理與自然共存上的努力與成果。樂水村由碼崙、東壘及智腦三個部落組成,智腦部落獵人組織由宜蘭縣大同鄉觀光休閒產業發展協會負責行政業務執行,並與東壘及碼崙成立之宜蘭縣大同鄉樂水村傳統狩獵文化協會共同推動...
蛻變的森林 從產業到文化太平山林業與蘭陽平原乃至羅東鎮的發展息息相關,羅東林業文化園區這個區域曾在歷史上扮演過極重要林業生產空間,承載著羅東人的記憶與對林業深厚的在地情感,以「林業文化」重新找到它的歷史位置,賦予林業充滿活力的未來。城市裡的秘密花園園區佔地面積約16公頃,原為太平山林場之製材、貯木作業以及營林辦公廳舍原址。為保存傳統林業文化,並賦予林業新的生命,本分署從93年起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