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林木與植物資源外,在不同的林相中,還有30種以上的哺乳類、200種以上的鳥類、以及70種以上的兩生類與爬蟲類等生存
三月是植樹月,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邀請民眾『織一片生態綠網』、推廣臺灣原生植物,在3月21日(五) 國際森林日辦理聯合贈苗活動,當日同步在宜蘭市、冬山鄉、大同鄉、南澳鄉、羅東鎮及臺北市北投區等處,提供桃金孃、烏來杜鵑、山黃梔、田代氏石斑木等原生樹種2,820株苗木,讓都市一起綠美化。歡迎有興趣兌領苗木的鄉親朋友,憑114年3張發票(雲端發票亦可)換取臺灣原生樹苗1株(南澳鄉場次以1張發票換1株苗木),並請自備環保袋,所募集的愛心發票將捐於植樹月結束後,由宜蘭分署統一捐贈予宜蘭縣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基金會,以協助當地社福事業發展,歡迎鄉親共襄盛舉,植樹減碳愛地球,同時發揮愛心做公益。 宜蘭分署表...
蛻變的森林 從產業到文化太平山林業與蘭陽平原乃至羅東鎮的發展息息相關,羅東林業文化園區這個區域曾在歷史上扮演過極重要林業生產空間,承載著羅東人的記憶與對林業深厚的在地情感,以「林業文化」重新找到它的歷史位置,賦予林業充滿活力的未來。城市裡的秘密花園園區佔地面積約16公頃,原為太平山林場之製材、貯木作業以及營林辦公廳舍原址。為保存傳統林業文化,並賦予林業新的生命,本分署從93年起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