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林務工作 > 治山防災 跳過此子選單列請按[Enter],繼續則按[Tab] 列印 分享 Facebook gplus twitter plurk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治山防災 ::: 集水區治理 林業之經營管理係以國土保安長遠利益為主要目標,本分署經營之國有林班地包含七個事業區及區外保安林,面積達187,346公頃;為保護水土資源,減少災害發生,需長期投注經費辦理集水區治理工作,對於減少土石流失,保障下游設施與居民安全等功效卓著。另為減緩下游地區之水患及土砂災害,本分署自95年度起配合經濟部水利署及農業部水土保持及農村發展署,執行3階段的「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治山防洪」工作,以期降低下游易生水患地區之災情,維護當地居民生命財產之安全,該計畫於102年底結束,經整體成效評估結果,已有效達到降低土砂流出及遲滯洪峰之效果。同時,為有效統合河川上、中、下游治理,以收整體治理之效,自103年度起再度與經濟部水利署、農業部水土保持及農村發展署及地方政府,聯合執行「流域綜合治理計畫」,以徹底解決水患及土砂災害問題。 土石流災害防救依災害防救法規定,農業部為土石流災害主管機關。為預防災害的發生與減少損失,平時即應策劃實施國有林地之水土保持計畫,劃定及管理特定水土保持地區,建立防災通報體系,進行災害防救的整備與演練工作,同時進行防災設施安全檢查、以及治山防災及其它國土保育等預防性工程;一旦有颱風或豪雨警報發布,應即通知山區作業人員撤離,並隨時監看各地雨量資訊,通知土石流危險地區居民疏散到安全的地點。轄內林地如有土石流等災害發生時,應立即展開調查、通報、搶救、搶修及復建等工作。 生態工程的推動 由於以往河川的治理與崩塌地處理多偏重於防災及災後復舊的功效,而忽略其對生態環境與視覺景觀的衝擊破壞,本分署特別於轄內多處溪流,針對過去修築的高壩進行去除化或低矮化作業,並依據溪床地形條件,搭配適當型態的魚道,以消弭河道因縱向阻隔所產生的生態衝擊。 近年來在維持生態機能的考量下,已逐步檢討引進生態工法,並於106年成立公共工程生態友善機制分區工作圈,於設計階段便一一檢視各工程對當地生態之影響,以迴避、縮小、減輕、補償等對策降低生態衝擊,並在施工階段執行生態檢核程序,使得動植物能在其生育基盤上,自然生長及演替,讓治山防災、生態保育與週遭環境景觀均能兼顧且互為融合。 此外,因本分署轄管土地多為森林區或林業用地,為凸顯前述地區之特性,近年來更利用柳杉疏伐木進行防腐及製材處理,作為治山防災工程所需材料,兼具了環保、生態及景觀等多重功能。 多望溪半斷面階梯式魚道 坪溪導流壁式魚道 太平山柳杉木格框潛壩 坪溪木格框護岸 四季烏拉農路旁野溪綜合治理 宜專一線12.5K崩塌地復育 相關系統網站: 林業保育署國有林地治理工程資訊網 國有林防災應變及堰塞湖監測系統 治理工程管考系統 瀏覽人次:8996 最後更新日期: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