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政府資訊公開 > 研究報告 (計畫成果) > 84-2 插天山自然保留區植被調查研究(Ⅰ) 跳過此子選單列請按[Enter],繼續則按[Tab] 列印 分享 Facebook gplus twitter plurk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84-2 插天山自然保留區植被調查研究(Ⅰ) ::: 計畫名稱84-2 插天山自然保留區植被調查研究(Ⅰ)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84年 中興大學-歐辰雄等 摘要: 林務局為保護北插天山之天然台灣山毛櫸林,於1975年將烏來事業區41、42林班內面積約450公頃地劃為保護區。嗣後於1992年,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將保護區範圍擴大,而設立插天山自然保留區,面積達7759.17公頃。 插天山自然保留區為台灣北部生態資源極為豐富之地區。保留區之成立可提供各類生物完整棲息地及自然繁衍的場所,對完整保存各物種、生態系及對區內之生態系功能與結構研究殊具正面意義。 本保留區面積遼闊,地形變化大,海拔跨幅自300~2129公尺,故所涵蓋之林型,對台灣北部之原始森林極具代表性,尤以台灣山毛櫸之溫帶落葉林植群,彌足珍貴。台灣山毛櫸於台灣呈退縮性之分布,目前本保留區為其主要生育地,然天然更新狀況並不理想,推測其結果狀況不佳;林下植物層過盛,阻礙種子著床與發芽;林床光度不足與溼度過高,影響種子發芽與稚樹之易罹病害等為主要因素。 保留區植物經調查共發現有110科244屬438種,植群則可分為厚葉柃木─雲葉型、台灣水絲梨─毽子櫟型、台灣杜鵑─紅淡比型、台灣山毛櫸─台灣扁柏型、紅檜─長葉木薑子型及台灣山龍眼─豬腳楠型等,共包含亞熱帶與暖溫帶雨林群系、暖溫帶針葉樹林群系及冷溫帶山地針葉樹林群系。區內具多種生態系類型,頗具保存及研究價值。 區內稀有植物種類豐富,其中不乏具藥用及經濟價值種類,故面臨嚴重盜採之威脅。目前保留區所遭受之最大衝擊為遊客之遊憩活動,使本區之動植物面臨干擾及濫採之威脅,為求本區生態系及物種的保育,實應加以評估研究,並定期實施巡邏監測及對遊客宣導保育觀念,使人為破壞干擾影響降至最低。 回列表 瀏覽人次:2008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