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5 台灣水鹿的食性研究─摘要

:::
計畫名稱91-15 台灣水鹿的食性研究─摘要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91年
李玲玲、林宗以
  • 摘要:

    台灣水鹿為台灣體型最大的草食動物,也是台灣現存三種野生反芻動物中數量最少的一種,相關的研究也相對缺乏,僅有一般分佈的資料與活動模式的研究。本計畫利用排遺顯微結構分析法進行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太平溪溪源台灣水鹿食性組成、季節性變化與雌雄差異的研究。同時比較屬於中海拔針闊混淆林的雙鬼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的藍湖區域,及屬於中低海拔闊葉林的大武山自然保留區太麻里溪流域等不同植被帶,台灣水鹿食性組成的地域性差異。
    結果顯示,台灣水鹿的食物種類相當多樣,會隨著海拔高度的改變而變動。在屬於高海拔區域的太平溪溪源樣區,台灣水鹿排遺內含物組成的平均相對密度以禾草類83.3%最高,樹葉類15.5%次之,其中玉山箭竹、高山芒及紅毛杜鵑為該區域台灣水鹿最重要的三種食草,不論季節、性別或是成體與亞成體之間的差異均不明顯,但是成體食用的植物種類明顯大於亞成體。而屬於中高海拔區域的藍湖樣區與太平溪源所得結果類似,食物組成以禾草類70.4%比例最高,樹葉類17.0%次之,其中玉山箭竹仍舊為最重要的食草。藍湖樣區禾草類所佔的比例雖然較太平溪源低,但仍舊明顯高於其他各類,顯示高海拔及中高海拔地區的台灣水鹿為以禾草類為主食的中間偏粗食者(Grazer / Browser)。
    而位於低海拔區域的太麻里溪流域樣區則呈現不一樣的結果,台灣水鹿排遺內含物組成的平均相對密度以樹葉類41.9%最高,禾草類30.1%及非禾草的草本植物25.7%次之。樹葉類比例超過禾草類成為最重要的食草,說明中低海拔及低海拔區域的台灣水鹿為以樹葉類為主食的中間偏嫩食者(Browser / Grazer)。
    由高海拔及中高海拔地區台灣水鹿食用樹皮及樹葉的比例不高,顯示覓食行為對森林喬木的影響很小。其對林木的破壞主要來自磨角行為,常使得幼樹因遭到環狀剝皮而死亡,但是因為此行為侷限於公鹿茸皮脫落期間,對森林更新的影響並不大。
    除了食性的研究結果外,本研究對於台灣水鹿的體色、角週期、磨角痕跡、標示痕跡、築巢產子等一般生態習性亦進行定性的描述,提供經營管理及後續研究的參考。
回列表
瀏覽人次:1771 最後更新日期:201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