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49 丹大地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分區規劃及動物監測-摘要

:::
計畫名稱91-49 丹大地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分區規劃及動物監測-摘要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91年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生命科學系-王 穎、王佳琪、郭正彥、方志仁
  • 摘要

    本計畫擬對區內之動物資源進行監測,並調查當地居民對本區資源利用之現況及未來對本區資源永續利用之意見,將所收集之資料依其擬受保護及可利用之程度進行分區規劃。研究人員於2002年2月至2003年1月,設紅外線自動相機進行動物監測,共拍攝79卷底片,其中以哺乳類動物為主,佔93.95%,鳥類佔4.38%,無法辨識者佔1.67%。就哺乳類動物相而言,共拍攝到10科至少13種的哺乳動物,其中山羌256隻次、水鹿50隻次、山羊50次、鼬獾35次、台灣獼猴28隻次、松鼠17次、台灣野豬5次、白鼻心2隻次、黃鼠狼9隻次、黃喉貂1隻次、白面鼯鼠1隻次、齧齒目鼠科動物5隻次和翼手目動物3隻次。綜合自動照相機、穿越線調查及原住民訪查之結果,共記錄12科16種,包括8種保育類哺乳動物。就出現頻度最高的三種草食獸而言,晝夜皆有活動,其在白天活動之比例以山羌最高(76%),其次為山羊(50%),水鹿最低僅佔22%。就鳥類資源而言,共記錄26科68種鳥類,其中保育類鳥類有30種。瀕臨絕種保育類為帝雉及藍腹鷳。珍貴稀有保育類計有大冠鷲、鳳頭蒼鷹、黃嘴角鴞、大赤啄木、綠啄木、翠翼鳩、畫眉、竹鳥、赤腹山雀等8種。其他應予保育的鳥類計有深山竹雞、紅山椒、白尾鴝、小翼鶇、栗背林鴝、鉛色水鶇、台灣紫嘯鶇、黃腹琉璃、黃胸青鶲、冠羽畫眉、藪鳥、白耳畫眉、紋翼畫眉、金翼白眉、火冠戴菊鳥、青背山雀、煤山雀、紅頭山雀、橿鳥等19種。自動照相機共拍攝到金翼白眉15隻次、茶腹鳲4隻次、藍腹鷳5次及紫嘯鶇、竹雞、深山竹雞各1次。就狩獵區規劃而言,約7成之受訪者贊成在丹大地區劃設狩獵區,亦認為應有狩獵季節的限制(67.79%),亦贊成限制動物狩獵數量(53.85%)。多數受訪者亦贊成未來開放給一般民眾狩獵,由部落人士擔任嚮導(55.29%)。就受訪者對野生動物的接觸經驗而言,受訪者曾在野外看過的物種依序為台灣獼猴(86.06%)、大赤鼯鼠(78.85%)、山羌(75.48%)、白面鼯鼠(77.40%)、山豬(77.40%)、果子狸(74.52%)、山羊(72.12%)、鼬獾(57.21%)、水鹿(56.73%)、黃鼠狼(50.00%)、黑熊(18.75%)。受訪認為可以開放狩獵的前六名動物為山豬(82.69%)、大赤鼯鼠(71.63%)、白面鼯鼠(62.50%)、山羊(56.73%)、山羌(56.25%)、果子狸(50.00%)。受訪者認為可以帶遊客在野外欣賞的前六名動物為台灣獼猴(68.27%)、大赤鼯鼠(62.02%)、白面鼯鼠(62.50%)、山羌(57.69%)、山羊(57.21%)、水鹿(48.56%)。受訪者認為狩獵區開放前應有完善之規劃,如獵區範圍、獵季、獵具及獵獲量等限制。就欣賞動物之生態旅遊而言,其認為有相當之發展空間,可先選擇動物多,同時交通便利處,試行之,同時兼顧保育與居民生計。就此區規劃構想與建議事項而言,建議由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代表、主管機關、當地部落及學者專家等共同組成規劃及管理之諮詢組織,協助主管機關管理。就分區規劃而言,建議以丹大林道沿線周遭為緩衝區,可為將來進行生態旅遊之資源。另建議以三分所往南到達之巒大溪與郡大溪部份流域為狩獵區,本區交通較為便利,便於管理,野生動物資源亦豐富。在狩獵區開放前,須做審慎之評估,擬定狩獵法則,並可試行狩獵制度。
回列表
瀏覽人次:1830 最後更新日期:201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