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務局保林資訊回報顯示系統

:::
計畫名稱林務局保林資訊回報顯示系統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88年
受委託機關中央大學
計畫主持人朱延祥
計畫執行時間88年06月01日-89年11月30日
研究經費870仟元
  • 目的:

    台灣全島的地形,以山區為主,山地佔了全島面積約三分之二左右,其中覆蓋森林面積共約面積共約1,865,000公頃(每公頃面積為100x100平方公尺,等於100公畝)。在這些森林中,林務局所經營的面積達1,570,000公頃,佔了台灣全島森林面積的84%。為了執行林務局保林防災的任務,林務局共設置了835位森林護管人員,採定時與不定時的方式,巡邏並監控林務局轄屬的森林,以防範森林火災的發生,阻止森林盜伐與山區國有土地墾亂事件,調查並蒐集植物病蟲災害的現象,有關山區坍方與土石流意外災害的通報,山難救助的緊急處理等,並執行上級交辦的山區各種任務。由於林務局所管理的森林面積甚為廣大,因此平均而言,一位護管人員所負責巡邏的森林面積達1,880公頃以上。雖然護管人員均隨身攜帶有手提對講機,可藉林務局現有的山區無線電通信系統,與上級連絡,接受命令與指揮,但是由於每位護管人員的責任區範圍十分寬廣,在執行山區巡邏任務時,林務局各林區管理站甚難掌握每位護管人員的值勤狀況與巡邏位置,導致任務指揮以及人員管理上的困難。另外各林區管理處之間需要所轄屬之護管人員彼此支援以及人員調度時,往往因護管人員的掌控出現盲點,而影響到整個任務的執行成效。有鑑於此,如何加強現有護管人員的指揮與管理,是林務局值得重視並亟待解決的問題。
  • 預期成果:

    在本計畫中提出利用目前在市面上極為普遍的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 System, GPS)定位儀,針對林務局護管人員的需求,開發出一套能讓護管人員隨身攜帶的無線電傳輸系統,將護管人員的山區值勤位置,以每隔固定時間間距(例如半分鐘或10秒鐘)的方式,自動傳回設於工作站或各林區管理站之監控中心的電子地圖上。如此一來,每一位護管人員的行蹤將在各監控中心的電子地圖上一覽無遺,對於護管人員的追蹤,指揮,調度,支援,與管理,將極有幫助。希望藉由本計畫的執行,林務局能充分發揮目前現有無線電通信系統之功能,以進一步提升保林防災的任務。另外亦希望林務局目前所遭遇到的山區無線電通信不良與異常現象,能經由對山區無線電通信方式的評估,而有所解決之道。以提高山區通信品質,確保我國森林安全與國有資源。除此之外,本計畫的執行,將使林務局的無線電回報系統,可以跟上時代腳步,並對護管人員進行有效的指揮,調度,管理,以及追蹤,使得林務局能更靈活有效的掌握護管人員,執行保林防災的任務。
  • 執行成果摘要:

    1. 林務局各工作站與中繼站位置之調查與新申請專用電波頻率之規劃與分配。
    2. 民國88年6月9日赴南投林管處參加林務局無線電中繼站涵蓋分析與預測訓練班,講授有關無線電傳播原理與技術課程。
    3. 民國88年9月完成GLIS自動回報系統設計雛形,並於中央大學校園內以及新屋,觀音等地進行系統測試。基本上此系統之架構,係由護管人員隨身攜帶GPS接收機以及具有接收以及發射功能的手機,將護管人員的位置藉手機發射至林務局中繼站,經轉發後,由林務局工作站基地台天線接收到此訊號後,經過數據機的解調,將位置資料輸入至電子地圖中,完成護管人員的定位動作。
    4. 民國88年10月29日於逢甲大學地理資訊中心初步展示GPS自動定位回報系統 功能,結果良好。
    5. 民國88年12月完成GPS自動回報系統的整體設計,包括手機,GPS定位儀,APRS電腦,電池,基地台(收發系統),電源供應器,天線,無線電數據機,位置顯示系統,背袋等。
  • 檢討與建議:

    1. 林務局山區無線電專用電波頻率經重新申請規劃後,已達到各林管區可以順利通信並通暢聯繫的目的,計畫頗為成功。但各中繼站正確經緯度似有誤差,特別是在921地震後。建議應再確實定位,以應未來GPS無線電傳輸系統正式使用後的需求。
    2. 中繼站對於山區特殊地形的無線電通信,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但無線電頻率重新規劃分配後,目前25座中繼站的重新配置,值得評估,特別是在森林遊樂區一般手機可以進行通話的區域為然。
    3. GPS無線電自動回報系統初步原型已建構完成,並進行過多次野外測試,結果尚稱滿意。如何將該系統與林務局現有設備結合,將是未來重要工作。
回列表
瀏覽人次:1838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