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溪濱海森林遊樂區生態資源調查計畫

:::
計畫名稱卑南溪濱海森林遊樂區生態資源調查計畫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88年
受委託機關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計畫主持人劉炯錫
計畫執行時間88年4月1日-89年3月31日
研究經費500仟元
  • 目的:

    卑南溪濱海森林遊樂區位於台東市區北緣,卑南溪出海口的南岸。此地自從民國五十年化代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建造防風林以來,已經對減少台東地區的風砂為害有顯著的貢獻。民國七十年代,部份台東市民發現此一防風林也具有休閒功能,因此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與台東縣政府都已提出發揮此一森林多功能的計畫。生態資源為發揮森林多功能公益效益的基本要素,建立這些基本資料,對經營管理人員在落實生態保育、教育,乃至防風砂與休閒等功能方面,具有實質的用途。有鑑於此,台東林區管理處提出此計畫。
  • 預期成果:

    1. 以現地調查建立本區生物相。
    2. 以環境景觀和植物群落概念區分本區各生態類型。
    3. 用地圖表現各生態類型的位置與面積。
    4. 以生態體系食物網觀念架構各生態地圖。
    5. 用時間觀念推論各區域生態體系的演進。
    6. 與其他地區比較,討論本區域的環境與生態特色。
    7. 根據上述,提出經營管理建議。
  • 執行成果摘要:

    本研究於1999年4月至2000年3月間調查卑南溪濱海保安林的生態資源,調查區域約250公頃。本保安林自1910年起即有築堤、造林計畫,復因洪水、底質差異、農墾、火災、築路、造橋、闢人工湖、興設台東森林公園等,在生態資源上可分為數區。其中陸域面積佔90%以上,草生地散生木麻黃等樹林的面積最廣,其後依次為木麻黃成熟人工林區、1-2年人工造林地、銀合歡優勢區、人工庭園區、農墾區和少許的海岸砂原植物區。在靜止水域方面,依面積大小有人工湖、海邊溼地、琵琶湖、新堵塞湖及鷺鷥湖。另有流水型的卑南大圳排水溝流經保安林的邊緣。
    生物資源方面,計發現浮游性藻類 18 屬。底棲性及著生性藻類 13 屬。由藻類的資料顯示琵琶湖屬乾淨水域。維管束植物方面,計發現蕨類植物5科8種,種子植物54科181種,外來種在全陸域佔有絕對優勢,其次為本土破壞地先驅植物。陸棲昆蟲8目26 科 69 種,都是平地或低海拔地區常見的昆蟲。水棲昆蟲共發現3目9科16種,其中蜻蛉目5科10種,較為豐富。螺貝類11科11種,其中水棲螺貝類8科8種,具有代表性。魚類共發現10科20種魚類,具有淡水溼地魚類的代表性。兩生類3科5種,數量稀少。爬蟲類6科7種,屬常見種類。鳥類25科60種,陸鳥多為常見的文鳥科、鵯科、鳩鴿科、鶲科、紅尾伯勞、綠繡眼、燕科鳥種,水鳥以鷺科、秧雞科和雁鴨科等為主。哺乳類3科5種,包括體型中型的白鼻心及其他4種小型哺乳類。各種陸域動物在各植物分區有所不同,各湖沼的水域動物相也有很大差異。整體而言,陸域生物的多樣性低,較不具有特殊性。琵琶湖與海岸溼地的水域生物較具有台東淡水湖沼的代表性。
    本研究認為造成本保安林陸域生物多樣性低的原因可能與形成時間短、與外界生物種源隔離、底質不佳及頻繁的自然與人為干擾等有關。為了提高生物多樣性,建議栽植本地自然演替後期的可能植物、建構生態走廊、設立種源庫、處理外來植物等、減輕遊憩與工程建設對生物多樣性的不利影響。為了爭取民眾支持環境教育與生態保育,我們也建議研究復育梅花鹿和螢火蟲等明星動物的可行性。
    洪水形成中華大橋東側一些低窪地形,推測琵琶湖、鷺鷥湖、新堵塞湖的形成可能與洪水有關。次深色部份推斷為森林,地形較高,在中華路底兩側的面積最大。另外在東側長條形水域的兩側,苗圃東側有一小塊狀森林,最西側水域旁有一森林帶。其餘較淺色的區域在西側呈現草生地間散生樹木,東側則可能為草生地,但可能仍很稀疏且無樹木生長期間。
  • 檢討與建議:

    1. 生物相: 卑南溪口濱海保安林的陸域生物相和台東區郊相較並無特殊之處,動植物種類遠較天然的海岸林、河岸林或低海拔次生林為低。造成本區陸域生物多樣性低的原因可能有下列幾點:
      1. 時間效應:本區雖在1910年起即開始有築堤、造林措施,但因堤防潰決、火災、開墾等影響,僅在琵琶湖周圍及中華大橋兩側靠近市區的一小片區域在1979年開始即呈現森林狀態,其餘多屬後來形成的森林,許多仍處於草生地或新造林地階段。較老齡的林地以木麻黃為主,演替到目前為止,仍僅有先驅樹木的出現,且都還是幼齡木。可見並無足夠的時間讓更多的生物進入本區並繁衍。
      2. 空間效應:本區和其他自然區域並不相連,類似生態孤島。東臨太平洋,僅海岸植物如砂原植物有機會從海岸登陸生長,對其餘種類造成阻隔。北有堤防和卑南大溪相隔,由洪水帶下來的動植物種源至本區的機會不高。卑南溪河床寬廣,也對一些生物傳播造成阻隔。南側的卑南大圳平常水流湍急,對步行的爬蟲類、鼠類等應有隔阻作用,大圳外的市區和水田也少有野生動植物的種源可擴散至本區。
      3. 生育地效應:本區的底質南側多沙泥,北側越靠卑南大溪越多石礫;另外在橋東區的底質又較橋西區為細,東區多沙泥、西區多石礫。沙泥底質的植物生長較為旺盛,形成較茂密的木麻黃林,且先驅樹木已在林下生長。北側則以銀合歡和草生地較多,植物演替較緩慢。
      4. 人為干擾:本區域造林後也常有人為干擾,其中以火災的影響較為明顯,火災通常發生在橋西區,火災後過去累積的土壤容易因雨而流失,回復草生地狀態。除火災外,築堤、築橋、築道路、人工造林方式也對本地生物多樣性產生明顯影響。
      5. 生物相互作用:植物相較豐富的區域通常動物相也跟著豐富。以鳥種與樹木為例,本區尚未發現能攜帶大型果實的鴉科鳥種,也缺乏青剛櫟、無患子、大葉楠、山枇杷等大型種子的樹種。另外,本區的枯木除木麻黃外,其餘種類尚少,對一些吃食腐木的甲蟲幼蟲,及吃枯木甲蟲的啄木鳥、五色鳥也不適合。
      本區水域多樣性以琵琶湖和海岸溼地較為可觀。新形成的東北湖具有異匙葉藻、馬藻、輪藻,琵琶湖有過長沙等目前已不多見的水生植物,加上水蠟燭、蘆葦、鋪地黍等構成美麗的景觀,並可提供多樣的水生動物棲息環境。相較於台東地區其他溼地如大坡池、金龍湖、知本溪口、太平溪口等,本區水域的生物多樣性很高。主要原因為這些溼地多已遭到池塘化的破壞,湖岸淺草區多被堤岸化,導致湖邊太深而不利沈水、浮葉、挺水、溼生植物的生長。但本區水域若與宜蘭神祕湖(劉炯錫、林曜松,1992)、雙連埤(劉炯錫等,1995)等天然湖沼相較,生物多樣性仍低,可能為形成時間不長,加上和外界隔離有關。
    2. 提高生物多樣性的策略: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傳統生物保育主要在拯救個別受到威脅的物種,現代則強調各種生物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林曜松,1999),1992年起在聯合國的推動下,各國開始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本報告基於從生態體系的角度來推動生物多樣性公約,建議在本保安林實施下列策略:
      1. 加速生態演替:
        台灣平地和沙丘海岸生態體系幾乎已全遭破壞,東部亦然。目前本保安林雖造林有成,但為了提高生物多樣性,建議在木麻黃、銀合歡等單一林相內以撒種或林下栽植的方式讓更多本土低海拔植物得以生長。目前本保安林的人工造林常為外來種,且種植方式常以整區或整排方式進行,不利生物多樣性的提升。若完全經由自然演替來提高生物多樣性,由於本區和外界呈現隔離狀態,有些種類不易抵達,演替速度可能更加緩慢。為了加速演替速率,建議以人為方式造成木麻黃或銀合歡林內的孔隙,在這些孔隙中栽植或撒種演替較後期的種類如瓊崖海棠、蓮葉桐、欖仁樹等。有些難以到達的種類如無患子、光蠟樹、低海拔的殼斗科與樟科樹木、山漆、鴨腳木等均可引進。為了讓先驅植物成林,可砍伐其周圍的木麻黃或銀合歡等。而有些立地多石塊、石礫,建議加以覆土改善。海岸地區目前的植物種類很少,建議引進林投、草海桐等海岸沙丘植物。 水生生態體系方面建議可引進野慈姑、鴨舌草、水毛花等卑南大溪原有的水生植物,但重點應放在與外界水體的聯繫。
      2. 建構生態走廊:
        在陸域生態體系方面,本保安林內因中華大橋、台東市外環道引道而隔成東、西、南等三大區塊,這兩區塊間僅有兩處沒有植生的孔道可東西相連,此對哺乳類、爬蟲類、蛙類、螺類等的行動具有隔阻作用,為了促進生物間的交流以提高生物多樣性,建議在不影響道路安全下,特別設立動物生態走廊,以利動物遷移和活動。目前新建的環保林園大道、自行車道也對螺類、蚯蚓、爬蟲類等有隔阻作用,建議在一些自行車及人行步道能部份挑高或漏空,一方面讓動物等以穿越,一方面也兼顧景觀或觀景價值。本保安林和外界自然區域隔離,為了促進自然區域的動物得以遷入本保安林,建議在卑南溪堤防的南側坡面種植本土樹木,成為通往卑南山礫岩層的生態走廊。另外,台東市正在規劃的濱海保安林若能若能復育海岸生態,也可促進海岸地區生物的互動。
        水域生態方面,目前各靜水域和外界均隔離,動植物種類無法互通。建議鷺鷥湖和新堵塞湖能相接,並架設橋樑於兩湖之間的環保林園大道,兼顧造景和陸地、水域生態的交流互動。西南湖域的魚類相目前僅鯽魚和日本鯽魚,沒有從海邊洄游上溯的魚蝦蟹類,建議此湖域連接卑南大圳,以促使鱸鰻、大鱗鯔等棲息。海邊溼地和卑南大溪口因有人為石堤阻隔而未相連,建議能去除部份石堤,以使此溼地的水能與卑南大溪相連,促進溪口種源進入本水域。琵琶湖過去曾與海域相連,目前由於東面沙丘過高,湖水乃滲入地下而出海,僅颱風豪雨時才與海域連接,建議不必改變此狀態,以保有琵琶湖的特有生態現象。
      3. 設立種源庫:
        有些昆蟲如蝴蝶等,其幼蟲覓食特殊植物,如鳳蝶科幼蟲常以芸香科、馬兜鈴科為食草,成蝶又需要蜜源植物。建議栽植這些種類的食草和蜜源植物,以繁衍蝶類。由於本公園緊臨台東市區,若本公園可提供充分的蝶類種源,市區的蜜源植物就容易吸引蝴蝶,為台東市增添美麗景觀。
      4. 劃設禁止人為干擾區域︰
        本保安林內目前水域以琵琶湖域靠海邊之水域及東北角的海岸溼地的水域動植物相較為豐富,陸域以琵琶湖周圍及中華大橋西側靠近台東市區一小塊區域為較為成熟的林相,建議未來經營保安林時,能禁止破壞。
      5. 外來種的處理:
        目前外來種的木麻黃、銀合歡、馬櫻丹、大黍、巴拉草在本保安林內佔有較大面積的群落,建議以漸進的方式,用本土植物取代之,例如前述加速生態演替的方式。在動物方面,非洲大蝸牛、福壽螺、吳郭魚、日本鯽魚、平頷、大肚魚為主要外來種,這些種類多已在本地馴化,目前仍無適當的處理方法。
    3. 解說教育
      目前保安林內有自行車道旁有解說牌的設計,但這些解說牌常介紹目前並未出現的種類如五色鳥等,且僅止於鳥類方面。雖然本保安林目前在陸域生態方面尚不理想,但仍建議能出版解說書籍或建立網站,初期以綜合性為佳,包括本地區的地形、地景、陸地生態演替、溼地生態等,甚至包括地景美學、台東市平原發展沿革及本地原住民的生態文化等,兼重生態體系的組成、生態景觀演變的原理及人文等。
    4. 明星動物的復育
      為了促進大眾認同生態保育,明星動物因具有較高的觀賞等價值,其復育常被作為整體生態體系復育的策略。本研究建議可研究梅花鹿復育的可行性。目前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所復育再野放的梅花鹿,在野外的數量正在增加中,其由原先的120公頃野放區已擴展至約250-300公頃的範圍(王穎,1999)。由於該群梅花鹿引進自圓山動物園,圓山動物園的種源取自綠島,綠島的種源則來自台東。因此,台東地區梅花鹿的種源並未斷絕。梅花鹿的食性廣泛,可吃食各種草葉和樹葉,包括銀合歡等,但不吃木麻黃(劉和義等,1992;陳蕙芬、王穎,1999)。以現階段而言,梅花鹿的食物來源豐富,尤其是橋西的高草區。本保安林面積達250公頃以上,且若有生態走廊設計,還可連接利吉層、卑南山礫岩層、濱海公園等,梅花鹿潛在的棲息範圍更大,建議未來可研究梅花鹿復育的可行性。另外,本研究雖尚未發現螢火蟲,但螺類是螢火蟲的主要食餌,本保安林的鷺鷥湖有豐富的螺類,若新堵塞湖未來也能成為小型螺類繁衍的場所,應有助於復育螢火蟲。
    5. 遊憩規劃與工程建設
      為了兼顧本保安林防風定砂、休閒遊憩及生態保育,台東縣政府在本森林保安林的規劃上達成低密度開發的共識,工程執行以來,大部分的綠地仍然保留,在東北側挖掘一輕艇帆船比賽用水池長1100公尺、寬100公尺,為目前最大規模的工程。另外,在入口處設有停車場和庭園,以及自行車道等道路用地,總計施工的範圍不及10%,在發展遊憩時,尚能兼顧防風定砂與生態保育的功能。但庭園區的人工水池有優養化的現象,由於該水池沒有底泥,維管束植物難以生長,由空中等飄進的營養鹽過剩,乃造成藻類繁生,水質變綠,建議池底能鋪泥,並種植水生植物,以兼顧美化景觀與生態保育。
      經濟部水利處第八河川工程局在中華大橋東側施工,根據了解,該工程將延伸到海邊,並以消波塊等圍堵東側的海岸,此對景觀和生態可能造成嚴重的破壞,導致東北湖和外界隔絕,許多動植物無法和卑南大溪及海洋交流。建議能讓卑南溪口的特有生態保留自然的一面。
回列表
瀏覽人次:2094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