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政府資訊公開 > 研究報告 (計畫成果) > 金門地區潛在植被之調查與分析-林相更新復育之可行性研究 跳過此子選單列請按[Enter],繼續則按[Tab] 列印 分享 Facebook gplus twitter plurk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金門地區潛在植被之調查與分析-林相更新復育之可行性研究 ::: 計畫名稱金門地區潛在植被之調查與分析-林相更新復育之可行性研究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89年 受委託機關台灣區域發展研究院 計畫主持人賴明洲 計畫執行時間89年08月-89年12月 研究經費500仟元 目的: 本計畫乃針對金門地區自民國40年起推行綠化造林工作,經軍民努力經營乃有如今之規模,然因早期造林樹種多以木麻黃為主,現已漸趨老化;其它雜木也因林相低劣蓄積甚低,為培育第二代森林以厚植森林資源必須實施林相更新復育。因金門地區乃為海島環境,生態條件特殊,若因選種不慎,貿然實施可能導致失敗,造成人力財力與時間之浪費。本研究乃就金門地區潛在之植被,由極盛相森林之組成與結構之分析,評選可行之防風與景緻造林樹種,提供進行造林更新試驗。 預期效果: 金門地區海島植被與林相之分析。 金門地區海島之特殊生境,以生態氣候圖分析之。 金門地區潛在植被之調查分析與演替之推測。 金門地區防風與景緻造林樹種之建議。 金門地區林相更新與復育之可行性探討。 執行成果摘要: 本研究計畫分別針對次生林(設置調查15個樣區)與林下植被層(設置調查45個樣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喬木層以相思樹為最優勢種,其次依序為潺槁樹、朴樹、苦楝、正榕及銀合歡等。而林下植被層則主要由喬木小苗、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所構成。在所調查之各林型下層植被中,除次生林下以小葉桑為優勢外,其餘的人工林下層均以潺槁樹為優勢,其他主要喬木小苗尚有朴樹、樟樹、正榕、苦楝、土密樹、相思樹、濕地松、木麻黃、魯花樹、鹽膚木、烏臼、台灣欒樹、光臘樹、檸檬桉及頷垂豆等。 一個地區的老樹資源可適度的反映出當時的樹木種類與氣候環境,而在金門老樹中,以榕樹、黃連木最多,分佈最廣,且多為成群分佈,其餘樹種則零星分佈於各地。綜觀金門老樹,均屬耐旱性強者,此點與金門地區桑氏偉氏氣候之熱帶半乾燥氣候特徵不謀而合。從植被區劃探討金門地區地帶性植被,金門與福建省沿海平地及丘陵地區植被雖然在演替初期其群落的外貌、結構與組成均極為相似,但是未來極盛相群落可能因為海島生境上的差異,使得種類組成上差別較大。 綜合植被樣區調查、老樹調查以及福建省低地、丘陵地帶植被種類與演替特徵,推測金門地區演替序列如下: 金門平地地區:演替之開始為草生期,主要以五節芒與菊科植物為主,沿海地區則以砂生、鹽生草本植物為主。隨後為灌木期。接著為先驅樹種期,主要由構樹、苦楝、相思樹、烏臼、鹽膚木、九芎、黃槿、木麻黃等組成,緊接著出現較為中性之小葉桑、朴樹、魯花樹、土密樹、黃連木,靠近太武山區則有江某、饅頭果類。植物極群社會以正榕、雀榕、樟樹及潺槁樹為優勢。少數沿海區域因表土為海砂覆蓋使得演替停滯不前,植物呈現稀疏之喬木與灌木,如相思樹、黃荊、銀合歡、刺桐、苦楝、魯花樹、土密樹、車桑子、灰木等,草本則多為禾本科植物,是為土壤性植物極群社會。 太武山岩生系列:演替之初亦為以五節芒為主之草本期。接著為以福建六道木與桃金孃為主之灌木期。在灌木期發育之同時,陽性樹種馬尾松很快興起,林下則轉變為白背木薑子、車桑子、郁李等,此地區先驅樹種除馬尾松外,尚有苦楝、烏臼、鹽膚木、相思樹等。演替中期則出現朴樹、土密樹、江某、小葉桑、魯花樹、嘉賜樹、榔榆、光蠟樹等。演替最後為紅鱗蒲桃及團涎樹為優勢,其他伴生樹有杜英類、冬青類、黃杞、茜草樹、潺槁樹、樟樹、榕樹等。接近太武山頂、鞍部等坡度較陡或峭壁地區,由於岩石風化與崩解的物理作用,加上有機質無法累積,使得演替停留在灌木階段,主要植物種類有福建六道木、桃金孃、山黃梔及一些禾本科草類,形成了地形極盛相植物群落。 從上述之金門植被演替序列可知,金門植被的極盛相是由季風常綠闊葉林地帶性植被為骨幹,拌隨著土壤極群植物社會與地形極群植物社會所共同組成之多元頂極群落。 檢討與建議: 不同的土壤有不同適應的樹種(見附錄三),故應儘速完成金門的土壤圖(即土系分佈圖,比例1/5000),以提供日後造林選種與撫育時之參考。 木麻黃林老化嚴重,應請林務單位儘速編擬林木更新計畫及育苗計畫,以生態綠化手法進行林相更新。 金門地區海邊通常覆蓋一層厚厚的海砂,致使土壤貧瘠而保水性不佳,故在造林之前可事先挖掘好透水性渠道引水,以增加土壤含水量,同時於栽植樹苗時一併施予長效性肥料,以提升苗木存活率。造林樹種選擇上仍以密植木麻黃為主,其間帶狀混植苦楝、朴樹、潺槁樹、黃槿等樹種。密植的用意在於讓樹木個體間互相形成保護屏障並減少土壤水分蒸散;混植其它闊葉樹種除了提升林相之歧異度外,其落葉也可增加土壤之有機質。 回列表 瀏覽人次:2209 最後更新日期:201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