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政府資訊公開 > 研究報告 (計畫成果) > 台灣林地雜草-蔓澤蘭種子發育與萌芽階段之生物與藥劑防除 跳過此子選單列請按[Enter],繼續則按[Tab] 列印 分享 Facebook gplus twitter plurk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台灣林地雜草-蔓澤蘭種子發育與萌芽階段之生物與藥劑防除 ::: 計畫名稱台灣林地雜草-蔓澤蘭種子發育與萌芽階段之生物與藥劑防除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89年 受委託機關屏東科技大學 計畫主持人王均琍 計畫執行時間89年07月01日-90年06月30日 研究經費821仟元 目的: 針對危害林木甚劇之新興雜草─小花蔓澤蘭,由其植株各部位,包括種子及花器上分離本土病原菌,再接種於該植物之健康種子或花器上,找出可有效抑制種子成熟及發芽之病原菌,並以該病原菌對其他經濟苗木進行致病性試驗,觀察發病情形,以篩選出對林木致病性低及對小花蔓澤蘭具防除效果者,研發成生物性殺草劑;另亦篩選抑制種子發育與發芽之化學合成殺草劑,期能控制蔓澤蘭之快速傳播。 執行成果摘要: 小花蔓澤蘭具無性繁殖及種子繁殖能力,產生數量龐大的種子進行傳播,對林木生長已造成很大威脅,如何阻斷其種子傳播途徑,為有效防除重點之一。目前林木地雜草以化學合成殺草劑配合人工及機械方式控制,非僅效率不高,雜草之控制亦未徹底,且長期施用殺草劑,除易造成污染外,對林木及其幼苗生長亦會產生抑制效果。因此,開發生物性殺草劑及安全並有效使用化學合成殺草劑,為未來的趨勢。 本研究首先自小花蔓澤蘭病株分離病原菌,獲得真菌與細菌共18菌株,接種於小花蔓澤蘭花器與種子上,以篩選能抑制種子發育與萌芽之菌種,並將病原菌接種於芒果與血桐葉片上,以篩選對芒果及血桐不具致病力之菌種,結果發現FIc-2菌株和FⅤ-1菌株對小花蔓澤蘭種子發育及萌芽具抑制效果,對芒果與血桐則不具致病力,未來經進一步經濟苗木致病試驗後,有可能作為小花蔓澤蘭微生物殺草劑之材料。另自目前普遍使用之化學合成殺草劑中,篩選可有效抑制小花蔓澤蘭種子萌芽及幼苗生長之殺草劑,結果顯示45.1%拉草乳劑和80%達有龍可濕性粉劑可有效防除小花蔓澤蘭種子萌芽及幼苗生長。另對小花蔓澤蘭種子萌芽之光照與溫度環境進行測定,以了解適合種子萌芽之光照與溫度,結果顯示適合小花蔓澤蘭種子萌芽溫度為25℃左右。種子萌芽需要光照,於弱照光強度與弱紅光環境下即可萌芽,建議於苗圃培育苗木時,於苗木周圍宜覆蓋可阻隔日光與紅光,如深藍色或黑色之覆蓋物,以隔絕光線,抑制小花蔓澤蘭種子萌芽。 檢討與建議: 蔓澤蘭種子於弱照光強度與弱紅光環境下即可萌芽生長,建議覆蓋深藍色或黑色之覆蓋物,以隔絕光線,抑制蔓澤蘭種子萌芽。 小花蔓澤蘭花器似乎較脆弱,野外採得標本在實驗室分離出之菌株,易對花器造成損害而影響種子發育成熟,使無法產生有效種子。 生物殺草劑之研究,非短期可成功,然欲找出對環境衝擊小且永續經營之方法,又非生物殺草劑莫屬。如有可能建議繼續研究,不宜中斷。 又因該雜草已造成世界性之危害,若與其他國家研究團隊合作,互相支援生物材料,當可縮短生物殺草劑之研究期程。 回列表 瀏覽人次:1898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