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政府資訊公開 > 研究報告 (計畫成果) > 疏伐對林分組成、結構及生長之效應 跳過此子選單列請按[Enter],繼續則按[Tab] 列印 分享 Facebook gplus twitter plurk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疏伐對林分組成、結構及生長之效應 ::: 計畫名稱疏伐對林分組成、結構及生長之效應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90年 受委託機關臺灣大學 計畫主持人林文亮 計畫執行時間90年07月01日-90年12月31日 研究經費500仟元 目的: 調整林木生育空間,分析疏伐促進生長之效益 監測、分析疏伐後短、長期的林分及林下植群變動狀況 觀測及分析各不同疏伐度在增加林分收穫上的效益 提供經濟分析的基本資訊 執行成果摘要: 森林經營的典範已經轉型為生態系經營。為了林木生產和改進生物多樣性的好處,疏伐試驗研究是想發展和測試達成生態和經濟目標之撫育選擇。試驗地點座落在新竹林區管理處竹東事業區29、34林班,面積為28.8公頃,設4個區集,每個區集有4個0.05公頃的重複樣區。處理包括對照區及三種不同強度的下層疏伐。建立的永久樣區可供長期監測林分結構、組成及生長之效應。處理後的資料分析有林分結構直方圖、植被覆蓋率、樹高(H)/胸高直徑(D)比值及樹冠比。處理區之SG比率之平均值為1.24、1.52及1.63顯示疏伐強度愈強者,SG比率值愈小,合乎學理上之驗證。 註: :疏伐株數,總株數 :疏伐斷面積,總株數斷面積 檢討與建議: 美國方面因對生物歧異度的重視,最近有孔隙疏伐試驗,來觀察天然更新之機制。疏伐試驗最能表現生態系經營的適應經營理念,應從新的角度去嘗試,而非僅是編製林分密度管理的準備。 近年,國際林業普遍遇到高工資和勞力減少的現象,因此較少疏伐,並鼓勵強度疏伐,同時接受較寬的栽植距離,即單位面積栽植株數減少,使疏伐的必要性減至最低。因此,培植大徑木經濟樹種時,自然法則的株距準則,應受疏伐作業之重視。 回列表 瀏覽人次:1793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