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政府資訊公開 > 研究報告 (計畫成果) > 船型山植物生態教育園區及周邊植物資源調查 跳過此子選單列請按[Enter],繼續則按[Tab] 列印 分享 Facebook gplus twitter plurk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船型山植物生態教育園區及周邊植物資源調查 ::: 計畫名稱船型山植物生態教育園區及周邊植物資源調查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92年 受委託機關國立中興大學(負責人:顏聰) 計畫主持人歐辰雄 計畫執行時間92年01月-92年08月 研究經費650仟元 計畫目標: 針對高山植物生態教育園區預定地,全面調查植物種類之清單,就其中具解說價值者,均加以定位,供解說步道定線之參考。 針對遊樂區入口至苗圃一帶進行植物資源調查。 進行植物野外幻燈片拍攝。 蒐集相關資料並進行整理。 研究報告之撰寫與印刷。 研究成果: 執行成果摘要: 本研究針對船型山60ha的植物生態教育園區預定地範圍,全面進行維管束植物調查,結果共計73科、138屬、221種,並挑選出臺灣紅豆杉、森氏櫟、雲葉等23種具解說價值植物標定座標位置或說明分布地點,以供解說步道定線之依據;再將遊樂區入口處至生態教育園區間之植被進行生態及資源調查,顯示此部份林相為溫帶針闊葉混淆林;而153 ha的區域內主要林型為臺灣鐵杉─白花八角林型,另鑲嵌著少數卡氏櫧林型、臺灣杉林型、森氏櫟─白花八角林型及臺灣二葉松─臺灣華山松林型,維管束植物資源共有102科、225屬、378種;另於大雪山200線林道旁一荒廢苗圃,地勢平坦易達,周邊植物種類豐富,若能予以妥切規劃,可望成為另一遊憩景點。 檢討與建議: 於大雪山200線林道旁有一臨時苗圃,其地點易達而地勢平坦,似乎已無供應造林苗木的功用,然仍留有部分紅檜苗木,且苗圃周圍之山胡椒(Litsea cubeba)、臺灣紫珠(Callicarpa formosana)、木荷、早田氏柃木(Eurya hayatae)、西施花等多種具解說價值植物,建議可針對該地點再做規劃,將可成為另一遊憩景點,且可藉由此臨時苗圃作介紹,使遊客了解船型山甚至是大雪山事業區的造林歷史,讓遊客和大眾對森林和林業有另一面的了解。 對業務革新、創新之效益: 透過該計畫的執行,所獲得之基本資料對於高山植物生態教育園區之規劃、解說步道之定線能提基本參考資料,可促使本局有效並永續的經營森林資源,預計對於本區遊客及相關人員應有莫大之助益。 回列表 瀏覽人次:1613 最後更新日期:201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