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景觀造林政策之林木生長及病蟲害等監測分析

:::
計畫名稱平地景觀造林政策之林木生長及病蟲害等監測分析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93年
受委託機關國立台灣大學
計畫主持人王亞男
計畫執行時間93年03月-93年12月
研究經費878仟元
  • 計畫目標:

    延續去年之調查研究,並持續調查取得樣區資料以探討林木生長之情形,以及林木生長與病蟲害發生進行監測評估與分析,並且實地探查民間之造林情況與遇到之困難。
  • 研究成果:

    持續在全台北部桃園、中部月眉、彰化、南部嘉義、屏東、東部花蓮、台東台糖公司平地造林面積較大(20公頃)之區為試驗地區。蒐集試驗地區氣候資料並進行每木調查與土壤採樣,以進行土壤質地、含水率、pH值之調查,與林木基本資料如樹高、基徑、病蟲害、存活率等之調查。調查結果發現,土壤質地方面,各試驗地樣區之三層土壤質地並無顯著差異,皆屬壤土。樹高與基徑方面,可看出各樹種之樹高與基徑均為常態分佈。不同樹種在不同樣區中,其平均樹高與基徑皆有明顯差異。平均樹高:苦楝與桉樹均大於400公分,比去年之資料多了足足100公分;桃花心木從340公分(台中)到250公分(屏東)。平均基徑:苦楝(4.5公分)與光蠟樹(4.4公分)較佳,桃花心木則從3.1公分(彰化)到3.6公分(台中)。
    大部分試驗地其存活率有80%以上,而花蓮兆豐試驗地經過補植樟樹則超過70%。且不同樹種在不同試驗地之存活率差異顯著,例如樟樹在台東為96%,但在花蓮僅為72%,而總體而言大葉桃花心木存活率最差(58%-84%)。

    檢討與建議:
    本次研究調查全台灣之平地景觀造林之生長狀況,由於所調查之林木為91年度栽植之造林地,其生長狀況仍稱良好。森林並非短期即可造成,需數十寒暑才能有其雛形。若以一年之生長監測來判斷造林地造林之成功與否恐為果斷,所以還需以來年資料與基本資料相配合之下,才能更有效的判斷其造林地造林之成功與否。
  • 對業務革新、創新之效益:

    本研究之目標為評估平地景觀造林政策之執行成效與政策評估,其中包括平地造林之價值與林木生長之績效。分析平地景觀造林政策之理論基礎及願景,實證分析值形成效及其效益。其可能的效益包括減輕加入WTO後對我國農產品產銷失衡之衝擊,以及平地造林所提供之公益性及經濟性價值之評估;針對平地造林地區之林木生長與病蟲害發生進行監測評估與分析。最後針對理論與實證分析結果提供政策建議。
回列表
瀏覽人次:1543 最後更新日期: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