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政府資訊公開 > 研究報告 (計畫成果) > 臺灣北部福山地區亞熱帶雨林喬木小苗短期 跳過此子選單列請按[Enter],繼續則按[Tab] 列印 分享 Facebook gplus twitter plurk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臺灣北部福山地區亞熱帶雨林喬木小苗短期 ::: 計畫名稱臺灣北部福山地區亞熱帶雨林喬木小苗短期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95年 受委託機關私立東海大學(負責人:程海東 校長) 計畫主持人孫義方 計畫執行時間95年04月-95年12月 研究經費450仟元 計畫目標: 從前3年的調查中,僅記錄到25個種類有新苗,且僅10個種類的小苗超過50棵。這顯示出若要探知此處森林之樹苗生態,必須進行更長期之監測調查,方能瞭解所有樹種之更新現象。因此將持續進行林下幼苗之調查,預計可以得到更多物種的幼苗更新資訊,並配合種子雨的資料,以獲得種子雨與小苗更新間的關係,進而瞭解福山森林樹種之繁殖現象及更新策略。本年度將延續先前研究,完成第四次林下喬木小苗新增死亡及生長情形的調查。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摘要: 自2003年2月始,每三個月即對樣區內所設立的261個小苗樣區進行小苗調查,包括測量舊苗的生長資訊及標定、測量新苗。至2006年11月止,共完成15次的調查,紀錄到35種共7945株小苗,其中26種有新增種子苗的出現。新苗的出現量和種子產量的多寡有明顯關係。新苗的存活率相當低,僅21%的新苗可以存活超過一年,整體而言,種子大的種類有較高的新苗存活率。雖有大量的新苗在調查期間內出現,但大部分小苗僅能短暫出現而無法建立。長葉木薑子的總新增苗量比裏白饅頭果低,但因其新苗存活率較高,所以有較多的淨新增量。種子可以到達的網子數百分比較小苗出現的小苗區數百分比高,部分物種的種子雖可以傳播出去,但新苗的分佈受限,且新苗數量低。樣區最優勢樹種因調查期間內並僅有少量結果,所以僅有少量新苗出現。新苗出現最多的樹種是否可以成功拓展其族群數量則尚待長期觀察。 檢討與建議: 14次的調查中,共紀錄到35種喬木小苗,其中26種有新增種子苗。種子苗的新增和種子產量的多寡有明顯的關係。 新苗的存活率相當低,僅21%的新苗可以存活超過一年;若新苗可以存活超過一年,則存活率提高至53%。各物種有不同的存活率表現,整體而言,種子較大的種類有較高的小苗存活率。 新苗萌發初期,數量會明顯的下降。除了萌發初期的生存壓力外,不同時期萌發的大明橘和裏白饅頭果新苗隨著季節有一致的存活壓力,尤以在隔年的五到八月間,存活壓力大幅提升而導致族群數量下降。 新苗數量最多的大明橘有最多的小苗淨新增量。長葉木薑子的總新苗量雖小於裏白饅頭果,但因其新苗死亡率較低,所以有較多的淨新增量。 新苗的生長相當緩慢,萌發後第一年的平均淨生長量僅有2公分。 所有物種其種子可以到達的網子數百分比皆較小苗出現的小苗區數百分比高。紅淡比、九芎及烏皮茶雖產生大量的種子並可以將其傳播出去,但新苗分佈受到限制,也僅有少量新苗產生。 山龍眼為樣區最優勢樹種,但調查期間內僅有少量種子產生,因此新增苗量也受限。大明橘和江某有大量小苗出現,但主要集中在母樹分佈區域,雖有分佈到其他地方,但是否能成功建立尚待長期觀察。 八、對業務革新、創新之效益: 定期調查幼苗更新資料, 瞭解本地森林樹種幼苗庫消長,作為探討森林動態之依據與參考。 目前全球另有5國家6處樣區以相同研究方法進行監測,本研究可與其共同分享資訊、技術經驗、研究成果及人員交流。 回列表 瀏覽人次:512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