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地區阿里山山椒魚的分布和棲地利用之研究-就地復育試驗(二)

:::
計畫名稱阿里山地區阿里山山椒魚的分布和棲地利用之研究-就地復育試驗(二)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94年
受委託機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負責人:郭義雄 校長)
計畫主持人呂光洋
計畫執行時間94年04月-95年03月
研究經費850仟元
  • 計畫目標:

    1. 姐妹潭樣區族群數量監測
    2. 就地復育棲地營造
    3. 就地復育棲地族群數量的監測
    4. 試驗微棲地營造之地表遮蔽物及植被對山椒魚的影響
  • 研究成果:

    1. 姐妹潭樣區族群數量監測
      四個年度至今在姐妹潭樣區內共調查到278隻次山椒魚,今年度捕獲63隻次,19隻次再捕獲,新標放了44隻。每次捕獲量在0至15隻之間。48隻個體有再捕獲的記錄,而單一個體被捕獲次數最高為10次。個體捕獲間隔時間主要在半年內,亦有至三年半者。個體的持續捕獲時間以1年內者佔大多數,最長者將近4年。依據Jolly-Seber 法估算每月族群量(population size),估計數量在10~305隻之間,族群呈平穩現象。在樣區內活動者以成體為主。未成熟個體(25~45 mm),在調查中偶有發現,但是在出現的月份上沒有規律。而幼體(<25 mm, 剛變態完成)在每年的2、3、4月發現。利用本系舊有採於阿里山的標本,以長骨鑑齡法來估算山椒魚年齡,推算山椒魚的存活年數應可達到10年以上。捕獲3次以上個體共計19隻,依其出現點以最小凸多邊形法(MCP)及適應核心法(ADK)估算其活動範圍,活動範圍在0至509.4 m2之間。在ADK法中,近活動中心的50%的出現點面積在0至417.5 m2之間,平均值58.64 m2。個體的活動範圍在邊緣的部分有重疊。
    2. 阿里山山椒魚棲地復育試驗
      位於阿里山貴賓館旁,營造出山椒魚微棲地。其中包括了步道區、流水域、靜水域及陸域棲地的環境。其後從自忠引入個體,同時建立族群特徵性的分子標記,以瞭解利用復育棲地的個體來源。
    3. 就地復育棲地族群數量的監測
      建構完成後半年陸地及水域的比例沒變化。水域的深度在進入雨季後開始增加,從9月開始消退。計畫結束時水域呈乾涸。因為雨量大沖刷強,造成表土的流失,細小石塊裸露使土質堅硬。遮蔽物及底質變化方面,陸域棲地的石塊已達70%苔類覆蓋,但木板僅25%。靜水域石塊的植物覆蓋率很低,但木塊的植物覆蓋率則增加的很快。二類遮蔽物的基質特性十分接近,pH皆在6.3~6.6左右。含水量在乾時較低,但呈現明顯的年間差異。
      族群監測方面,在2004年12月及2005年1月分別放入了1隻及4隻的山椒魚成體。於2005年共調查到7隻幼體及2隻成體。2006年至今觀察了6隻次的幼體。山椒魚出現的地點皆在陸域棲地中,利用遮蔽物在去年皆為石塊,而今年以木板為多數。
    4. 試驗微棲地營造之地表遮蔽物及植被對山椒魚的影響
      第二期試驗營造陸域棲地,依據地區的地形的樣貌,僅將原植被及遮蔽物移除。移除後,依據巢式試驗設計的原則將此試驗地劃分為9個小區。每個小區內分別種植山葵、山芹及自然植被,再擺放枕木及石塊,以試驗地表遮蔽物及植被對山椒魚的影響。營造好至今的監測中,山椒魚尚未利用,仍有待後續的監測。
  • 對業務革新、創新之效益:

    1. 對保育類野生動物的保育採用積極的棲地創造
    2. 棲地的改善具有後續長期的棲地監測
    3. 結合分子生物遺傳分析技術瞭解動物復育的成果
    4. 從瞭解保育類野生動物的野外分布、棲地需求的研究開始,計畫結束時已能創造出符合野生動物需要的微棲地。
回列表
瀏覽人次:647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