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政府資訊公開 > 研究報告 (計畫成果) > 溪水取樣及其化學性質之分析工作 跳過此子選單列請按[Enter],繼續則按[Tab] 列印 分享 Facebook gplus twitter plurk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溪水取樣及其化學性質之分析工作 ::: 計畫名稱溪水取樣及其化學性質之分析工作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96年 受委託機關臺灣大學(負責人:李嗣涔 校長) 計畫主持人陳宏宇 計畫執行時間96年03月-96年12月 研究經費688仟元 計畫目標: 為瞭解台灣各河川水體與懸浮顆粒中主要離子與微量金屬含量於空間及時間上的差異變化。本研究將針對台灣11條河川共15個測站進行河水與懸浮顆粒的採樣與分析工作,藉由河水中主要離子濃度與懸浮顆粒金屬含量的研究探討,期能瞭解台灣各河川對於台灣周圍海域輸出陸源物質之化學組成的差異,並期進一步瞭解影響台灣河川主要離子與微量金屬組成差異的控制因子。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摘要: 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觀測、樣品採集,以及實驗室樣品分析、資料收集與彙整等工作。分析之項目包括水體主要金屬(Mg、Ca、Na、K),氯離子與硫酸鹽離子濃度及懸浮顆粒之主要與微量金屬含量(Mg、Ca、Na、K、Al、Fe、Mn、Zn、Cu、Pb、Cd)。研究結果發現台灣河川水體中主要離子濃度不僅各河川間呈現明顯的區域性差異,同一條河川亦隨時間呈現明顯的季節性變化。研究結果顯示二仁溪(南雄橋)測站的主要離子濃度為最高,曾文溪(新中)測站次之,此二測站河水中主要離子濃度普遍較其他測站為高,甚至於同一時期濃度可差距數十倍之多。高屏溪水體中氯及鈉離子亦明顯較其他測站來得高。不同區域河川之主要離子濃度差異變化可能是由於各河川所處地區之母岩組成有所不同,故母岩經風化後釋出進入河川之主要離子濃度有所差異所致。河水中主要離子濃度的隨季節呈現明顯的差異變化。氯及鈉離子多呈現夏秋季較低,冬春季較高的現象。硫酸鹽與鎂離子亦有類似夏低冬高的變化趨勢。鉀離子則因不同河川而有不同的變化,部份河川鉀離子呈現夏季較高的現象。河川中主要離子濃度變化的差異可能是受到河川流域之母岩組成、風化程度與降雨稀釋等因素影響所致。今年1~3 月河川主要離子濃度與去年同時期相比濃度變化差異不大,顯示在相同季節河川流域之風化程度沒有很大的差異。南雄橋較去年同時期主要離子濃度較低,卑南溪測站部份主要離子濃度則較去年同時期略高,可能是受到河川流域之降雨量與母岩風化程度差異影響所致。大安溪懸浮顆粒之粒徑組成主要以粉砂為主,且隨季節的不同,粉砂之含量亦有所差異,在6~8 月含砂量增加可能是颱風的降雨量與河川流量大所沖刷下來的懸浮顆粒較粗。 檢討與建議: 河川流量及輸砂量與氣候暖化後水文變化趨向極端呈現高度相關,亦是未來應格外提防的工作重點。 (二)率定曲線是說明輸砂量與河川流量極佳的關係式,惟本計畫中只對北部、中部進行分析,建議增加南部及東部之分析。 (三)各河川流域的地質背景與溪水性質密切相關,也是區域性差異的重要原因,應加強二者間關係之研究與探討。 (四)建議對於溪水取樣地點及周邊崩塌地、保留地及林班地之相關位置納入說明分析,以便未來討論各土地使用方式對於河川影響之參考。 (五)本計畫所獲資料龐大,且亦整理出明顯的變化趨勢圖表;請加強分析後之結論說明,作為未來林地管理及河川治理的參考。 對業務革新、創新之效益: 本計畫對臺灣11條河川(15個水文測站)進行採樣及主要離子濃度分析,並比較空間及時間上的異同,可增進對臺灣河川特性的瞭解與認識,其意義及實務價值很高。尤其在集水區的部分,對於林務經營工作是重要的參考資料。 回列表 瀏覽人次:397 最後更新日期:201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