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不同疏伐強度作業對地被層之影響(2/2)

:::
計畫名稱人工林不同疏伐強度作業對地被層之影響(2/2)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97年
受委託機關國立臺南大學
計畫主持人謝宗欣
  • 計畫摘要:

    小苗的建立與生長受地被層微環境的篩選,影響樹冠層樹種的更新、結構及空間分布;進而影響著森林的演替趨勢,因此調查地被層植物是瞭解森林生態系動態變化的基礎,有助於瞭解森林中各種植物之小苗建立及更新過程。
    本子計畫主要目標即在調查取得地被層植物相關資料,並研究不同疏伐處理後,地被層植物的種類及覆蓋度的變化,以了解原生樹種更新之瓶頸及困境,以做為研擬因應策略之依據。
    根據先前設立之木本樣區的系統,樣區1、4、7、11疏伐25%,樣區2、5、8、9疏伐50%,其餘樣區為對照組不砍伐,本計畫在每公頃樣區內設置27個1×1m之地被層樣區,調查不同疏伐程度之地被層小樣區植物種類組成,並估計覆蓋度。在疏伐樣區主要組成植物以冷清草、廣葉鋸齒雙蓋蕨為主,其他常見植物有火炭母草;從春夏兩季來看地被優勢植物的變化不大,主要優勢種冷清草、廣葉鋸齒雙蓋蕨均略有增加,優勢種的覆蓋面積增加表示其尚有空間或是光度充足使其可以繼續增長;但是火炭母草則呈明顯的減少,減少的原因可能是有昆蟲大量吃食,使覆蓋面積大量減少,在秋冬兩季的增長則減緩,部分種類有減少的趨勢。此外在地被層被破壞且表土裸露的樣區,有少數的陽性植物如求米草、粟蕨和刺莓的覆蓋度有增加,可能這兩種植物利用光線的效率較強;但野桐、昭和草、賊子樹、白匏子等,這些陽性植物的覆蓋度變化很少。未來將持續不同季節的調查,並進一步分析草本層和木本小苗的競爭,以了解人倫林道柳杉人工林疏伐後小苗更新的機制。
回列表
瀏覽人次:389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