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南部地區平地造林林分密度與植物組成多樣性調查研究

:::
計畫名稱臺灣南部地區平地造林林分密度與植物組成多樣性調查研究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97年
受委託機關國立嘉義大學
計畫主持人呂福原
  • 計畫目標:

    1. 全程目標:於臺灣南部嘉南與高屏地區之平地造林人工林,進行林分密度及植物組成多樣性調查研究,探討其林分密度、生長狀況及族群動態,以對平地造林林分經營管理之參考。
    2. 本年度目標:採用標準地樣區調查法,針對樣區內造林木之生長量及適應性進行調查,同時評估林木之健康性與生物多樣性現況監測,主要工作目標則完成樣區規劃設置、定期調查監測、分析評估與撰寫報告。
  • 研究成果:

    1. 各地區之土壤成份無顯著差異,雨量充足,足以支持林木之生長,其林木生長情形因各地區環境影響而有不同。92年進行造林之林木茄苳冠幅於現場觀察,已達鬱閉狀態,光蠟樹、臺灣櫸及桃花心木因其樹形及生長特性而有所差別,若維持其生長趨勢,日後也可達林相鬱閉。
    2. 地被植物受到冠層鬱閉度及光度的影響,覆蓋率有多寡之差別,部分造林地進行栽植林木時,地表蓋上黑色塑膠布,防止雜草滋生,地被植物覆蓋亦少。如茄苳冠層鬱閉,林下所能接受到陽光照射有限,加上落葉層、腐植質等,使地被層植物出現較少;光蠟樹冠層較小,陽光可直射於地表面,地被植物覆蓋面積大。部份樣區因逢台糖公司除草之際,受到干擾則不予已考慮。
    3. 植食性昆蟲為森林中植食行為主要的生物,所選樣區中主要的植食者為同翅目中的葉蟬科、小頭飛蝨科及鱗翅目之夜蛾科為主,與昆蟲的取食偏好性有明顯相關;臺灣櫸發生的煤煙病,同翅目小頭飛蝨科亦為傳染菌質病之媒介害蟲。管理經營之時可針對危害林木之昆蟲進行防治。
    4. 平地造林除了可使廢耕的農地或是廢地,使其恢復利用價值,林木的生長能夠增加碳吸存量,又能夠增添綠地的面積與美觀;昆蟲、鳥類的生存環境與棲息地得以擴大,達到保育及高生物多樣性之雙重效果,實為一舉數得。
  • 對業務革新、創新之效益:

    改善南部地區平地造林樹木適應與更新,並且針對造林地內的植物種類多樣性及組成加以探討評估,探討其造林成林的可能性及未來林下植物演替之趨勢方向,提供台糖公司對於平地造林區造林及綠美化重要參考資料及經營管理依據。
附件下載
檔案名稱 格式
臺灣南部地區平地造林林分密度與植物組成多樣性調查研究 doc doc 檔案大小:17707KB 下載次數:456 pdf pdf 檔案大小:3962KB 下載次數:2010
回列表
瀏覽人次:418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