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奮起湖地區天然闊葉楠櫧及櫟林帶多樣性及林分動態之研究

:::
計畫名稱嘉義奮起湖地區天然闊葉楠櫧及櫟林帶多樣性及林分動態之研究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98年
受委託機關國立嘉義大學(負責人:李明仁 校長)
計畫主持人李明仁
計畫執行時間98年04月-98年12月
研究經費744仟元
  • 計畫目標:

    本計畫之目的以所設置之建教合作林場內進行本試驗研究,提供林區管理處有關天然闊葉林楠櫧及櫟林帶之資源基本資料,作為天然林生態系經營及自然教育解說之基本資料,並提本系之教學實習區與教材為目標。預計完成之目標有
    1. 瞭解典型楠櫧及櫟林帶植群林分結構及多樣性。
    2. 瞭解植群齡級結構及動態變遷。
    3. 提供天然林生態系經營及自然教育解說。
    4. 監測調查之樣區規劃為自然資源實習課程之實習區。
  • 研究成果:

    本研究以嘉義林區管理處阿里山事業區第25、26、27林班石夢谷地區暖溫帶闊葉林;調查樣區分佈範圍由海拔1300-1800m,每間隔海拔升高100m設置一監測調查樣區,計設置6個28.4 × 17.6 m方形樣區,進行昆蟲、鳥類及植被種科多樣性及林分動態調查。
    昆蟲多樣性以海拔 1400 m (18.00) 為最高,1500 m (8.97) 為最低;辛普森多樣性指數以 1400 m (0.95) 為最高,1500 m (0.72)為最低;夏農-威納多樣性指數以 1400 m (3.65) 為最高,1500 m (2.25) 為最低;均勻度指數以 1600 m (0.73) 為最高,1500 m (0.54) 為最低。各海拔樣點目組成大致相似,以雙翅目佔 22~58% 為最高,膜翅目佔 7~26% 次之。在 1500 m 樣點馬式網陷阱誘得大量彈尾目昆蟲,佔該樣點總誘的昆蟲的 51%。
    鳥類多樣性鳥類共計出現9個目,其中以燕雀目20科94種最多,佔所有出現鳥類之70%,其他鶴形目4科13種其次,最少者為佛法僧目及三趾鶉目僅有1%左右。
    植群多樣性種的豐富度指數以海拔1400 m樣區最高(0.50),其次為1300m樣區(0.27),依海拔樣區升高而遞減至1800 m樣區(0.09)最低。Simpson指數λ在各海拔樣區分佈為0.05~0.08之間,表示林分處於共優勢種的狀態。Shannon指數H''=2.6~3之間,代表種數分佈平均,顯示木本植物少有稀有種出現。N1、N2指數優勢的種數由海拔1300-1800 m順序為12~13種、11~13種、12~14種18~20種、13~18種、18~19種,表示林分處於共優勢種的狀態。
    林分結構組成及初步動態依海拔樣區分佈1300-1800m順序分別為為1120 N/ha、680 N/ha、1580 N/ha、4200 N/ha、4760 N/ha、6160N/ha,林分二次平均胸高直徑值9.69-29.56cm,隨著海拔高度遞增下層樹木越多單位面積株數越多。林分徑級分佈分析得知海拔1300-1800 m各樣區為偏左分佈,顯示下層小徑級之立木較多,林分處於旺盛更新狀況。
    昆蟲、鳥類多樣性與植群多樣性並無相關性,唯海拔1400 m樣區出現最高之昆蟲多樣性與植被多樣性相同,但其他海拔樣區間昆蟲與植群則無相關性存在。
    昆蟲、鳥類多樣性與植群多樣性並無相關性,唯海拔1400m樣區出現最高之昆蟲多樣性與植被多樣性相同,但其他海拔樣區間昆蟲與植群則無相關性存在。未來將持續進行監測調查,並增加樣區數面積,再進一步探討分析。
  • 對業務革新、創新之效益:

    1. 提供典型楠櫧及櫟林帶植群林分結構及多樣性。
    2. 提供植群齡級結構及動態變遷,作為天然林闊葉林生態系經營、自然教育解說及學生實習教材。
    3. 建立本校自然資源教學實習區,提供學生實習。
附件下載
檔案名稱 格式
嘉義奮起湖地區天然闊葉楠櫧及櫟林帶多樣性及林分動態之研究 pdf pdf 檔案大小:1866KB 下載次數:1166
回列表
瀏覽人次:453 最後更新日期: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