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動、植物資源與群聚之研究

:::
計畫名稱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動、植物資源與群聚之研究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97年
受委託機關國立宜蘭大學(負責人:江彰吉 校長)
計畫主持人毛俊傑
計畫執行時間97年04月-98年04月
研究經費940仟元
  • 計畫目標:

    本研究的目的為:
    1. 烏石鼻海岸保留區之維管束等植物之相關文獻回顧,進行烏石鼻自然保留區的詳細植群分類,並就各植群敘述其植物組成及特徵。
    2. 運用相片基本圖為底圖與現場調繪,繪製烏石鼻海岸保留區之植相層級的現生植群圖。
    3. 針對烏石鼻自然保留區之植群演替進行探討。
    4. 了解烏石鼻自然保留區之哺乳類、鳥類、兩棲、爬行類及蝶類等動物類群之物種現況、分布及與過去的名錄進行比對。
    5. 嘗試比較及探討不同植群型棲地內,動物物種多樣性及種類組成差異。
  • 研究成果:

    執行成果摘要
    本年度共調查完成71個植物樣區,樣區大小為英美學派之多樣區法之300 m2 面積或Braun-Blanquet調查法之20×20 m2,環境因子則紀錄海拔高度(altitude)、坡度(slope)、方位(aspect)、地形位置(topographic position)、全天光空域(whole light sky space, WLS)、直射光空域(direct light sky space, DLS)、含石率(stone)、岩石率(rock)、地表裸露率(ground uncovered rate);植群分析上採用降趨對應分析法(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DCA),及雙向指標種分析法(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 TWINSPAN);現生植群圖(existing vegetation map)之比例尺為1:10,000,最小製圖(mapping)面積為0.1 ha,製圖(mapping)單位以植相(flora)層級之群團(alliance)為主,另異質樣區或較稀少特殊的植群類型則以特殊符號標示。
    動物調查部份則進行了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及蝶類等類群的調查。哺乳動物主要以紅外線自動相機、薛曼氏陷阱(Sherman trap)、台灣鼠籠及豎琴網(Harp trap)進行調查;鳥類與蝶類調查,採沿線調查法進行,於晨昏時刻,沿區內所選定的調查樣線,徒步並輔以望遠鏡進行物種記錄;兩棲、爬行類動物則使用目視遇測法(Visual encounter method)及固定導板集井式陷阱(Drift-fence funnel trap),兩棲類並輔以夜間定點錄音的方式進行調查。調查樣區的設置,除了紅外線自動相機配合植物樣區進行設置外,其他各調查法進行的區域主要分為:保留區內舊蘇花公路、往大南澳嶺的山區道路、蘇花古道及保留區南側天后宮周邊步道進行調查。
    植物調查結果部份,植物物種共計有110科276屬389種。經降趨對應分析呈顯著相關的環境因子有地形、坡度、海拔、岩石率及地表裸露率,經雙向指標種分析可分植群型為9型和7個亞型,分別為1.山龍眼-豬腳楠型(Helicia formosana -Machilus thunbergii type)下分:長尾尖葉櫧-豬腳楠亞型(Castanopsis cuspidata var. carlesii- Machilus thunbergii type)、圓葉冬青-豬腳楠亞型(Ilex goshiensis -Machilus thunbergii type)及包籜矢竹-豬腳楠亞型(Arundinaria usawai- Machilus thunbergii type);2. 土楠-大葉楠型(Cryptocarya concinna -Machilus japonica var. kusanoi type)下分:青剛櫟 -大葉楠亞型(Cyclobalanopsis glauca -Machilus japonica var. kusanoi type)及榕樹-大葉楠亞型(Ficus microcarpa - Machilus japonica var. kusanoi type);3. 大頭茶-森氏紅淡比型(Gordonia axillaris -Cleyera japonica var. morii type);4. 大冇榕型(Ficus septica type);5. 台灣赤楊型(Alnus formosana type);6. 白雞油-九芎型(Fraxinus griffithii -Lagerstroemia subcostata type);7.芒型(Miscanthus sinensis type);8. 椬梧-密花苧麻型(Elaeagnus oldhamii-Boehmeria densiflora type);9. 細葉假黃鵪菜-芒型(Crepidiastrum lanceolatum- Miscanthus sinensis type)下分:花蓮澤蘭-芒亞型(Eupatorium hualienense-Miscanthus sinensis type)及台灣蘆竹-芒亞型(Arundo formosana -Miscanthus sinensis type),並加上2種人工次生林。文中並討論各個植群型,將植群分類結果與前人文獻進行比較,並將植群分類結果搭配環境因子做成植群層級分類圖和植群分類樹圖,歸納出植群環境分化表,建立整個保留區的野外植群判識檢索表以供野外調繪(observating)與製圖之用。野外之調繪點(observation point)共261個點,以土楠-大葉楠型面積最大,細葉假黃鵪菜-芒型次之,相思樹人工次生林第三。
    動物調查結果部份,哺乳類動物共計調查到7目13科18種。與先前研究相較,麝香貓、穿山甲、台灣灰鼩鼱、台灣鼴鼠、大足寬吻鼠耳蝠、台灣彩蝠、台灣管鼻蝠及小蹄鼻蝠為新增加的種類,但先前的大赤鼯鼠則並未於此次調查區域內發現。鳥類共計9目24科43種,其中八哥科(1種)、長尾山雀科(1種)、鵐科(1種)、燕科(2種)、鶯科(3種)、鳩鴿科(4種)及啄花鳥科(1種)等各科的鳥種,並未於此次調查發現,但新增加了黃鸝科1種。爬行類共計1目8科15種,但大頭蛇、紅竹蛇、南蛇及眼鏡蛇,均為未調查到的種類,而台灣鐵線蛇、過山刀、梭德氏遊蛇、茶斑蛇、鉛山守宮、麗紋石龍子及黃口攀蜥為此次新增加的物種。兩棲類共計1目4科12種,未出現的物種為澤蛙,本次新增了古氏赤蛙、貢德氏赤蛙、梭德氏赤蛙、褐樹蛙、面天樹蛙及黑眶蟾蜍。蝶類共計5科70種,新增加了21個物種,卻也有63個物種並未發現。
    未來建議可設置永久樣區定期調查當地植群,以監測保留區內植群演替的變化,並將此資料做為生態解說之題材。未來類似的動、植物資源及相關性研究,建議可採取植群及植物社會基礎研究先行完成後,提供充足的資源與時間進行各植群樣區之動物豐富度資料收集,以求得較佳的動、植物社會之相關性。當地食肉目動物的豐富度佳,建議管理單位注意保留區內活動的不明犬隻,妥善進行必要的管制措施,避免傳染病的傳播。應以一致性、相容性較高的調查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的保留區調查及監測程序,定期並持續性的進行保留區的長期監測。
    檢討與建議
    1. 經調查後,海崖上因為受到東北季風的不斷干擾導致演替維持在先驅期;而舊蘇花旁的崩塌地大部份已演替到後期階段,只有幾處還停留在演替中期,由赤楊及九芎為主所組成的森林;演替先驅期的草生地非常少,顯示未受嚴重的開發干擾後,森林已經慢慢在恢復當中,建議未來可設置永久樣區定期調查當地植群,以監測保留區內植群演替的變化,並將此資料做為遊憩解說之題材。
    2. 建議未來類似的動、植物資源及相關性研究,可採取植群及植物社會基礎研究先行完成後,提供充足的資源與時間進行各植群樣區之動物豐富度資料收集,以求得較佳的動、植物社會相關性之關連。
    3. 烏石鼻保留區當地食肉目動物的豐富度佳,建議管理單位注意保留區內活動的不明犬隻,並妥善的進行必要的管制措施,避免傳染病的傳播,影響當地食肉目動物的族群狀況。
    4. 為了貴單位長遠的發展與未來經營管理之需要與便利,建議保護區與保留區應以一致性、相容性較高的調查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的保護區與保留區調查及監測程序,定期並持續性的進行保護區與保留區的長期監測。
  • 對業務革新、創新之效益:

    1. 提供當地現生植群分布圖,並找出有效區分東北季風區及東部氣候區的地理分界。
    2. 更新並瞭解烏石鼻自然保留區之動、植物資源現況及分布狀況,為保護(留)區短、中、長期之經營管理,及待解決問題,提供明確方向及適切的解決之道。
    3. 為當地進行長期的生態監測工作,提供適切的基礎生態資料、工作 架構及監測工作項目。
附件下載
檔案名稱 格式
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動、植物資源與群聚之研究 pdf pdf 檔案大小:4357KB 下載次數:1853
回列表
瀏覽人次:481 最後更新日期: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