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西南沿海地層下陷地區造林木受害調查與改善建議

:::
計畫名稱台灣西南沿海地層下陷地區造林木受害調查與改善建議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98年
受委託機關國立嘉義大學(負責人:李明仁 校長)
計畫主持人何坤益
計畫執行時間98年03月-98年12月
研究經費600仟元
  • 計畫目標:

    針對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所管轄之地層下陷區海岸防風林帶,藉由林木受害評估與環境生育因素等項目的調查與評估,探討地層下陷對於防風林影響,並且提出適當之改善建議,以提供未來防風林的樹種選擇與經營管理之建議。
  • 研究成果:

    台灣西南沿海地層下陷地區之海岸防風林分,作為評估監測之對象。完成雲嘉南沿海共15處造林地的普查,以及嘉義、台南共6處海岸防風林分的監測及評估。根據因素分析,可發現西南沿海地層下陷地區影響林木適應性之主要因素,計有樹冠活力、樹冠透光度、繁殖能力及機械損傷等,林木適應性評估分級多數樣區為多數樣區屬輕度及中度不健康等級,建構西南沿海地層下陷區鑑別函數,作為日後木生長適應性經營評估之參考依據。
  • 對業務革新、創新之效益:

    本研究利用台灣西南沿海地層下陷地區,進行林木受害調查的情形,由防風林分土壤地下水位過高、地下水鹽化等環境逆壓,使得林木易因環境而影響林木的生長,甚至導致林木的受害,加上防風林分多濱海,鹽霧等環境的危害造成林分衰退的主因,此外林木因受害後,引發大面積病蟲危害。針對防風林分土壤性質的分析,發現林地土壤含鹽量的多寡對於林木的生長及健康趨勢具影響。對林木的生長指標量化與歸納及土壤因子進行研究探討,透過林木外觀生長的形態及受害損傷的程度進行目視判釋評估,經由因素分析將原先所設定之9種外觀型態及受害程度,歸類成4種林木適應性因素指標,其分別為樹冠活力、樹冠透光度、繁殖能力及機械損傷。就樣區平均健康性而言,多數樣區屬輕度及中度不健康等級,亦有樣區林木生長健康,總括而言西南沿海地層下陷區經常遭受外在逆壓環境危害,樣區內林木亦有一定比例枯死率,顯示造林後相關後續補植及撫育管理相當重要。同時建構西南沿海地層下陷區鑑別函數,作為日後對於海岸木林分生長適應性經營評估之參考依據。
    綜合研究分析結果,沿海地區風力比內陸地區大5-8倍,強風危害是影響造林成敗的重要因素。建議海岸地區因冬季東北季節強勁,必須架設防風籬以保護新植苗木。就濱海地區鹽漬地的特性,建議以滲洗法為原則,透過有效的增設排鹽溝來進行鹽漬土的改良。建造海岸防風林可以複層林建構,以木麻黃為先驅樹種先栽植,再以濱海原生樹種進行間植,形成木麻黃及闊葉樹種之混合林,但位於第一線最前緣的木麻黃林帶,第二線則可採多樹種混合栽植法,並以自然生態法配置,採多樹種之複層混交栽植方式。
附件下載
檔案名稱 格式
台灣西南沿海地層下陷地區造林木受害調查與改善建議 doc doc 檔案大小:3163KB 下載次數:2034 pdf pdf 檔案大小:2383KB 下載次數:917
回列表
瀏覽人次:486 最後更新日期:2016-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