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疏伐經營下之生物多樣性保育研究(2/3)

:::
計畫名稱人工林疏伐經營下之生物多樣性保育研究(2/3)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101年
受委託機關東海大學(負責人:湯銘哲 校長)
計畫主持人汪碧涵
計畫執行時間101年07月18日-102年06月30日
研究經費880,000元整
  • 計畫目標:

    本計畫蒐集族群與群聚兩個層次的資料,調查真菌、蜘蛛和哺乳動物等生物類群之組成結構與數量,比較南投林管處巒大事業區人倫林道人工柳杉林三種不同疏伐程度(未疏伐、25% 疏伐和50% 疏伐)作業的各四重複樣區,共計12個1公頃樣區,持續監測疏伐前後以及不同疏伐處理樣區的生物多樣性,分析組成資料之差異,評析人工森林疏伐生態系中,生物組成變化、回復或演替狀況及其與環境因子的關係。
     
  • 研究成果:

    為達到以永續發展生態系的目標經營人工林,需瞭解人工林經營管理方式對棲地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本研究調查習用的經營方式中,疏伐作業對柳杉人工造林區的三類指標生物相的監測、影響與回復情形。研究地點在南投林區管理處巒大事業區第74林班的柳杉人工造林區永久樣區,已設定12個1公頃樣區,包括25% 疏伐度、50% 疏伐度與對照組各四各樣區,調查監測疏伐後第五年真菌、蜘蛛及哺乳動物之多樣性組成。真菌部份,已累積四年總真菌相建檔與分析,本年調度調查優勢珊瑚菌族群動態及利用分子生物學方法分析其族群遺傳。

    本年度珊瑚菌族群量仍受疏伐影響而持續回復中;由於年度氣候變化幅度增加,致使整體族群量降低。根據子實體樣本的遺傳多樣性分析發現珊瑚菌遺傳體分布範圍小、生命短暫,菌落每年更新,屬於高擾動、低逆壓環境生存的R策略 (R strategy) 菌種,以擔孢子傳播與拓殖,族群量受疏伐影響,疏伐程度越高,族群量越低,50% 疏伐度第三年方重新出現,第五年回復至 10% 族群量,且由其他處理保留的族群拓殖形成。珊瑚菌可以作為R策略生物受疏伐影響的指標,建議林業管理應保留部分區域生態與種源,使生物族群可以維持,本研究成果可作為保育R策略生物之參考。

    蜘蛛部份,今年度調查發現未疏伐、25% 疏伐度與50% 疏伐度人工林之蜘蛛多樣性不具明顯分群現象,此結果顯示在疏伐的五至六年後,與蜘蛛群聚結構相關的微環境因子回復至疏伐前之狀況,致使蜘蛛相回復。哺乳動物本年度山羌、鼬獾及藍腹鷴的平均OI值在不同疏伐處理下皆呈現增加的趨勢,刺鼠本年度則是在50%疏伐處理下有增加的趨勢,黃鼠狼則是在25%疏伐處理的平均OI值增加。赤腹松鼠的平均OI值僅在疏伐後第二、三年有差異,本年度在是25%或50%疏伐的樣區具有較高的平均OI值,可能與松鼠樹棲的特性有關。 
     
  • 對業務革新、創新之效益: 

    本計畫藉由調查真菌相、蜘蛛和哺乳動物等生物類群之組成結構與數量,提供實際觀測資料,並探討何種人工林經營模式最能促進人工林之復育而有異質度最高的生物多樣性,以達更符合永續發展理念的生態系經營,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原則。
附件下載
檔案名稱 格式
人工林疏伐經營下之生物多樣性保育研究(2/3) pdf pdf 檔案大小:1984KB 下載次數:2207
回列表
瀏覽人次:1869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