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動物冷凍遺傳物質典藏中心之建置

:::
計畫名稱台灣動物冷凍遺傳物質典藏中心之建置
研究類別科技計畫
計畫年度93年
主持機關中央研究院
主辦單位林務局保育組
計畫主持人邵廣昭
計畫總經費6,220,000
物種多樣性與遺傳多樣性的流失,是廿一世界全球面臨的共同問題。因此,遺傳多樣性的研究、保育與保存、亦成為國際間生物學家關注的焦點。台灣雖然擁有極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但是在標本的儲藏方面卻缺乏系統性與整合性的蒐藏工作,每每導致珍貴研究題材的浪費或損失。近年來,國際間較具規模的博物館紛紛開始成立冷凍遺傳中心,利用超低溫的液態氮桶,有系統地保存高品質的遺傳物質。本計畫的目的,即利用為期四年的時間,分別在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台北市立動物園、中央研究院動物所、與國立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等四個單位,分別成立鳥類與哺乳類、兩棲爬行動物、魚類、以及無脊椎動物等四個冷凍遺傳物質庫。本年度的首要目標將完成硬體設施的初步建置,並訂定統一的管理辦法。在各個類群方面,在今年內將完成哺乳類150隻,鳥類400隻,兩棲爬行動物200隻,魚類500隻,以及無脊椎動物300隻的採集、蒐藏與建檔。以後亦將逐年擴展蒐藏的數量與類別。另一方面,「DNA分類(DNA taxonomy)」或是「分子遺傳分類(molecular taxonomy)」的構想在近年為人所提出,並逐漸受到重視。如果每一份標本都利用相同一段遺傳物質,經過累積資料之後完成建檔,故而每一個物種就會擁有其獨特的訊息,如同超級市場的條碼系統,稱之為「DNA barcode」。根據最近的研究顯示,粒線體基因組之中的COI基因序列,可能是在真核生物中建立這一套分子遺傳分類鑑識系統的優良候選對象。由於鳥類與兩棲爬行動物在臺灣本土動物相中佔有較高的特有性,因此,本計畫將以此三個分類群為目標,並依照其特有性、保育價值與研究價值作為考量,優先進行特有物種的組織採樣、定序與資料建檔。在四年之內,我們預計將完成台灣大部分兩棲類、爬行類,以及特有或特有亞種種鳥類的定序。在本年度計畫之中,則預計完成樹蛙科、蜥蜴科、飛蜥科、鸚嘴科與部分的畫眉科鳥類。我們相信這套系統的建立,無論在臺灣本土生物多樣性的基礎研究,或是在保育應用等各方面,均可提供多方面的價值。
回列表
瀏覽人次:393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