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林生態功能之研究

:::
計畫名稱都市林生態功能之研究
研究類別科技計畫
計畫年度94年
主持機關台灣師範大學
主辦單位林務局保育組
計畫主持人陳仲吉
計畫總經費2,030,000
1. 「台北市都會區都市林之研究」: 樣區的設置主要在內湖至士林外雙溪的山區,沿著碧溪產業道路及萬溪產業道路沿線設置,共設置15個樣區。樣區內所調查到的植物共258種,其中木本層包括喬木及灌木共90種,草本層則有168種。並選定優勢樹種進行光合作用效率的測定。在鱗翅目昆蟲方面,辛普森多樣性指數(Simpson’s diversity index,D值)及均勻度指數(E值)分析結果顯示,D值最高者為夏季第1樣區,其次為秋季第11樣區,最少為夏季第6樣區;E值最高者為冬季第9樣區,最低者為冬季第11樣區。在次級消費者方面,本年度第一季的調查結果紀錄蜘蛛類12科22種,第二季共紀錄10科39種,第三季有9科35種,第四季為7科21種,本年度調查總共紀錄蜘蛛12科54種共480隻次。 2. 「台灣的黃鸝分布及生態習性研究」: 台灣的黃鸝(Oriolus chinensis diffusus)族群目前僅零星出現於平原地區,新發現的黃鸝分布地點包括台東的知本、鹿野及花蓮的壽豐,高雄的左公一濕地等地區。屏東穎達成功捕捉到的一對黃鸝,虹膜顏色為黑褐色底帶粉紅色斑點。由科博館借到的一隻大陸種黃鸝標本過眼線更寬,顏色則更綠而暗,台灣亞種與文獻記載中各亞種特徵與居留屬性都有許多差異,因此有可能已形成另一亞種。 台灣的黃鸝繁殖季節在3~7月,以4、5兩月為高峰,每對黃鸝一個繁殖季可繁殖2~3窩。本年度已在屏東穎達記錄14個巢位,花蓮鳳林記錄9個巢位,巢材均使用附近的草莖、樹皮、松枝、葉片。黃鸝去年與今年築巢的位置相近,甚至會在同一棵樹的不同枝條築巢。
回列表
瀏覽人次:380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