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域天然海岸與人工海岸生物群聚及生態系之比較研究

:::
計畫名稱台灣海域天然海岸與人工海岸生物群聚及生態系之比較研究
研究類別科技計畫
計畫年度94年
主持機關中華民國魚類學會
主辦單位林務局保育組
計畫主持人謝蕙蓮
計畫總經費4,000,000
過去許多研究報告皆有提到海岸人工化後,可能會潛在的造成生物組成的改變。但就目前為止,並無研究計畫有深入研究海岸人工化後與原始的自然海岸生物組成的差異。本計劃第一年著重在台灣北部貢寮(澳底小港、觀光坪與核四旁)與南部恆春(海口港與紅柴坑漁港)兩地的生物類聚組成比較。本計劃共分成七個部份,分別是微藻、大型藻類、軟體動物、其他無脊椎底棲動物、甲殼類、魚類群聚調查統計分析及資料庫之整合等。因經費有限,第一年先於各測站進行一年兩次的調查。目前已經已完成的調查初步結果如下: 1. 微藻:初步結果顯示附生微藻單位面積Chlorophylla的含量除紅柴坑與與觀光坪外,有著人工基質高於天然基質,且北部多過南部的情況。就藻類群集結構而言,藻類在天然海岸之歧異度(diversity)高且種豐度(species richness)高,在人工海岸則是個體豐度高(abundance)歧異度低的現象。在天然海岸部分,南北地理差異對藻類群集所造成的改變相當明顯,而在人工海岸部分則不顯著。 2. 大型藻類:四月份人工海岸與天然海岸的覆蓋率無差異,但種類大不相同。十月份覆蓋率跟種類皆為天然高於人工海岸。 3. 軟體動物:天然海岸有較高的歧異度及均勻度,人工海岸物種較少但是個體累積趨勢快,有優勢物種出現為顆粒玉黍螺,人工海岸的寶螺科、蟹守螺科、芋螺及芝麻螺科等物種消失,而骨螺科大部分種類消失僅剩結螺。 4. 底棲無脊椎動物:天然海岸附著性底棲無脊椎動物之覆蓋率明顯高於人工海岸。其中,南部天然海岸附著生物之覆蓋率高於北部,而人工海岸附著生物則不具有明顯之南、北差異。就生物組成來看,天然珊瑚礁海岸一旦人工化後,潮下帶珊瑚的覆蓋率明顯降低,潮間帶則以藤壺、牡蠣為大宗。 5. 甲殼類:南部種類與數量高於北部,而在人工海岸的種類與數量低於天然海岸。 6. 魚類:人工海岸與天然海岸魚類組成有顯著的差別。但是在種類或數量上,並沒有辦法證明在天然或人工海岸上有顯著的差異。台灣南北部海岸的人工化除了對於影響亞潮帶魚類族群,卻完全的移除了潮池魚類的生存環境。 7. 資料庫:各生物資料轉換成通用格式,彙整後著手進行網頁的架設。 8. 棲地型態:物理因子方面,天然和人工海岸的溫度及濕度似無明顯差異,這可能與測量方法及測量位置的選擇有關;這兩項測量仍有待檢討修正。天然海岸棲地的底質表面積和立體度皆大於人工海岸。生物因子方面:天然海岸的生物密度和生物量皆小於人工海岸;然而,進一步分析生物組成發現,天然海岸的底棲生物的多樣性類別和均勻度(各類之相對數量分佈均勻)皆高於人工海岸。綜合而言,各個生物在人工或天然海岸皆有不同的群聚組成或是種類數及個體數。環境棲地的改變及人工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無庸置疑的。更細的生態活動將需要更深入一步的研究與探討。
回列表
瀏覽人次:438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