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植物紅藜的栽培與生態生理特性

:::
計畫名稱民族植物紅藜的栽培與生態生理特性
研究類別科技計畫
計畫年度95年
主持機關屏東科技大學
主辦單位林務局保育組
計畫主持人郭耀綸
計畫總經費900,000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民族植物紅藜之生活史、生態生理學特性、最適栽植密度及原住民對紅藜之傳統栽培方式。於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苗圃栽植屏東及玉里兩種源之紅藜,發現冬季(1月)播種者100-110天可收穫,秋季(9月)播種者8595天即可收穫,且屏東種源較花蓮種源早30天可收穫。秋季栽植之紅藜易遭病蟲害,增加管理之困難,春季生長者即無此困擾。春季密度試驗分別以行株距50、30及10 cm栽植紅藜,單株穀粒乾重分別為90、40及15 g,處理間具顯著差異,但種源間則否。秋季密度試驗行株距分別為15、20、25、30、35及40 cm共6種處理,預計12月中旬可完成收穫。紅藜根系旺盛,若以盆栽方式栽植,植株大小及穀粒產量均顯著減小。在生態生理學性狀方面,紅藜為非耐陰植物,光合作用光飽和點在2000 μmol m-2s-1以上,在CO2濃度380 ppm時光飽和光合作用率在25 μmol CO2 m-2s-1以上,碳固定速率極高;CO2飽和點約為1500 ppm,在該條件時淨光合作用率可超過40 μmol m-2s-1;光合作用最適溫度在20~30℃,屬廣溫型植物。屏東地區排灣族原住民多於1月時播紅藜種子,5月時收穫,此傳統栽種季節為低溫、乾季、短日照、晴日多,有利紅藜生長結穗,又少遭病蟲害,實為適宜。
回列表
瀏覽人次:451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