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大武山區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及網頁建立 (II)」: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建立北大武山區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及網頁,支持生物多樣性之發展,以提供生態經營與保育之依據。因航測技術可有效描繪地景特徵,因此經常應用於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工作,本年度計畫整合航空照片材料與地理資訊系統,製作北大武山之植群、土地利用型圖層資料,以做為本研究區在物種調查與分析方面的基礎資料。此外本年度(第二年度)資料庫建立以海拔1,500-2,200m樣區之植物、脊椎動物、昆蟲及海拔1,500m以下真菌等生物資料為重點。
本年度主要研究成果計有:1.量測北大武登山步道與進行GPS定位7處重要據點;2.建構北大武山自然生態網;3.更新8種土地利用型與15植群型;4.整合海拔1,500-2,200m生物調查資料,植物總計585筆、動物總計1082筆、昆蟲總計546筆、真菌總計161筆。
2. 「北大武山區植物多樣性調查 (II)」:
本研究旨在探討北大武山區之植群多樣性隨海拔梯度與坡向之植物多樣性變化,共設置40個0.05 ha樣區,觀測8項環境因子。共紀錄795種維管束植物,其中包含28種稀有植物。經降趨對應分析(DCA)、雙向指標種分析(TWINSPAN)與矩陣群團分析(matrix cluster analysis)將樣區分出5個植群型與6個亞型。分別為鐵杉型;紅檜型,再分白花八角-紅檜亞型與無脈木犀-紅檜亞型;台灣杜鵑型;呂宋莢蒾-米碎柃木型,再分台灣厚距花-阿里山千金榆亞型與燈稱花-米碎柃木亞型;大葉石櫟-長葉木薑子型,再分著生珊瑚樹-長葉木薑子亞型及台灣楜樗-黃杞亞型。典型對應分析(CCA)顯示海拔、地形位置、含石率及坡度為主要影響植群變化之因子。各植群型之α多樣性,在木本植物方面,物種數、均勻度指數、Shannon指數與Simpson指數皆以大葉石櫟-長葉木薑子型最高;在草本植物方面,除物種數以大葉石櫟-長葉木薑子型為最高外,其餘多樣性指數則以燈稱花-米碎柃木亞型最高。南北向樣帶之植物社會結構中,南向樣帶草本植物在各海拔佔較高的比例;在β多樣性上,南向樣帶之物種轉換率與海拔梯度相關,木本植物平均95%物種轉換需967 m,草本之轉換需993m;而北向樣帶則與海拔梯度無密切相關。木本與草本之轉換率在1,560-1,650 m及1,650-1,740 m之間物種有較快的轉換率。
3. 「北大武山陸域脊椎動物生物多樣性調查 (II)」:
自2006年一月至三月,延續2005年的調查,我們於北大武山區進行5次18個人天的陸域脊椎動物多樣性調查。我們利用動物痕跡調查法,以及紅外線自動照相機技術,調查海拔300至3000公尺區域的哺乳動物豐度及分佈,並架設的22台自動相機,共收集19,144小時的相機工作時,拍攝到441張含有動物出現的照片。總共記錄到19種哺乳動物,包括台灣獼猴、山羌、長鬃山羊、台灣野豬、台灣黑熊、白鼻心、黃喉貂、黃鼠狼、鼬獾、麝香貓、食蟹獴、台灣野兔、赤腹松鼠、長吻松鼠、條紋松鼠、刺鼠、高山白腹鼠、台灣森鼠、台灣鼴鼠,其中台灣黑熊與食蟹獴為本研究第一次記錄到的物種。2006年我們將調查區域擴展至隘寮南溪上游射鹿溪,七月至十一月總共進行11次65個人天的陸域脊椎動物多樣性調查。我們利用動物痕跡調查法,以及紅外線自動照相機技術,調查此區域的哺乳動物豐度及分佈,並架設的20台自動相機,共收集17,533小時的相機工作時,拍攝到811張含有動物出現的照片。總共記錄到18種哺乳動物,包括台灣獼猴、山羌、長鬃山羊、台灣野豬、水鹿、白鼻心、黃喉貂、黃鼠狼、鼬獾、麝香貓、食蟹獴、台灣野兔、赤腹松鼠、長吻松鼠、條紋松鼠、大赤鼯鼠、白面鼯鼠、刺鼠。水鹿為本研究第一次記錄到的物種。本調查結果顯示低海拔區域對於整個樣區哺乳動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但較大型哺乳動物的密度較低於大武山自然保留區內哺乳動物的密度。我們利用不定邊圓圈調查法調查該地鳥相,27個樣站總共記錄9目24科73種,包括繁殖季62種929隻次,非繁殖季59種858隻次。
4. 「北大武山大型真菌多樣性調查與分析 (I)」:
自2006年4月至11月進行北大武山區大型真菌種類調查,由結果得知,本年度採集到之大型真菌樣本數為1,466個子實體,分屬8目、 27科、47屬,共65種大型真菌。各目之中,傘菌目之豐度最高,其次為非褶菌目,豐度第三高的類群則為盤菌目。各菌種之中,以Mycena tenerrima出現之次數最多,出現率佔總調查次數之89%,而子實體產量以Coprinus disseminatus最佳,調查期間獲得之樣本數達177株。真菌族群豐度以5月份豐度最高,調查區域內子實體產量達501株,其次為4月份。5、6月的優勢類群為傘菌目之真菌,9月份則為非褶菌目,10、11月份則為盤菌目之真菌為優勢族群。今年度調查中,Hypholoma cinnabarinum確定為台灣新紀錄種大型真菌。
5. 「北大武山區昆蟲相調查與分析 (II)」:
本研究以屏東縣北大武山全區為調查範圍,進行昆蟲物種多樣性的調查與採集,海拔高度每上升約300公尺即設置一永久樣站,目前共設置11個樣站。在每一永久樣站中分別建立海拔高度、方位、坡度及GPS點位資料。94年度的計畫從94年3月份起,以穿越線掃網法進行昆蟲物種調查,本年度計畫延續94年度計畫,持續以穿越線掃網法定期調查北大武山全區之昆蟲類物種多樣性資料至今年的五月份,以便累積建立此區各樣站一整年的掃網法資料,另外從今年度的五月份起,在各永久樣站中將此區落葉層或淺土表層之樣品收集回實驗室,以改良式布氏漏斗收集昆蟲並建立物種多樣性資料。本計畫預期能建立北大武山區昆蟲多樣性之資料庫,並進一步比較分析不同海拔高度之昆蟲相組成及其族群豐度之差異。從掃網法的資料分析結果得知,於北大武山區域內共採得11539個昆蟲樣品數,分屬於17目,即彈尾目、蜚蠊目、螳螂目、虫脩目、革翅目、嚙蟲目、蜉蝣目、纓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脈翅目、長翅目、毛翅目、鱗翅目、鞘翅目、膜翅目與雙翅目等,其中以同翅目物種之豐度最高,為3603隻,約佔31.22%;膜翅目次之,為2389隻,約佔20.70%;第三為雙翅目,為1768隻,約佔15.32%;鞘翅目與彈尾目分屬第四、五,分別約佔7.86%及7.84%;若將登山口以上及以下之資料個別進行多樣性指數分析,得知登山口以上昆蟲量佔採集總量的30.41%,其Simpson's Index與Shannon's Index分別為0.18及1.906,且優勢目為雙翅目;登山口以下昆蟲量則佔69.59%,其Simpson's Index 與Shannon's Index分別為0.115與1.688,且優勢目為同翅目。從落葉層的資料分析結果得知,於北大武山區域落葉層內共採得6208個昆蟲樣品數,共分屬15目,即彈尾目、鱗翅目、嚙目、纓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膜翅目與雙翅目等,其中彈尾目之豐度最高,佔74.77%;鞘翅目次之,佔9.15%,其餘各目為零星分布;若將登山口以上及以下之資料個別分析,得知登山口以上之昆蟲量佔總數之36.4% (2260隻),而登山口以下之昆蟲量佔總數之63.6% (3948隻),且不論登山口以上或以下均以彈尾目之豐度最高;從11個樣站的優勢目—彈尾目來分析,得知在C3樣站(海拔高度865公尺)的彈尾目豐度最高,約佔總數的54.03%;其次是C7樣站(海拔高度1819公尺),彈尾目約佔總數的10.94%;第三、四則為C8及C1樣站(海拔高度分別為2002及375公尺),彈尾目分別約佔總數的7.48%及5.39%左右。由落葉層的昆蟲相與掃網法的資料合併分析結果得知,不同的取樣方法所得之昆蟲相差異極大,與各種不同種類的昆蟲各具其特殊食物來源、棲所及環境等有絕對之關係。
回列表
瀏覽人次:651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