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植物紅藜的永續利用研究

:::
計畫名稱民族植物紅藜的永續利用研究
研究類別科技計畫
計畫年度96年
主持機關屏東科技大學
主辦單位林務局保育組野生動物保育科
計畫主持人郭耀綸
計畫總經費2,800,000
「民族植物紅藜的永續利用研究」之中文摘要: 一、「民族植物紅藜的栽培與生態生理特性(2)」: 本年度研究發現紅藜冬季栽種者成熟所需日數約130天,春夏栽植者需100~105天,秋植只需85~95天即可採收。春植及夏植單株穀粒產量分別僅1.2及9 g,秋冬栽植者可達20~24 g。栽植密度越小的處理可有較多的穀粒產量,但植株分枝增多。紅藜為喜陽植株,在透光率10及24%的環境,單株穀粒重分別為0.7及3.0 g,全光環境可有21 g,遮陰嚴重抑制紅藜生長。紅藜可耐旱,冬植植株兩週澆水一次者,與2天澆水一次者穀粒產量無顯著差異。施肥處理對穀粒產量影響不大,表示紅藜可耐貧瘠土壤。 二、「紅藜系統分類及親緣地理研究(2)」: 陸續完成國內民族植物訪查及田野標本採集,採得15處種源,提供下一階段實驗材料。赴美國Misourii botanical garden、英國Kew Garden and Royal Botanic Garden Edinburgh、荷蘭National Herbariun Nederland、印度Indian botanical garden、Bose Institute、Indian Musium等標本館及植物園檢視相關標本,確認相近之C. album、C. giganteum,與台灣產紅藜並不吻合。其中與台灣目前之標本相似者,僅於印度加爾各答之經濟植物標本館中,發現一相似之臘葉標本C. album,來自印度西北方;另印度植物園亦保存兩份相似標本C. centrorubum Makino,來自日本。但採自尼泊爾一帶發表之C. giganteum,檢視印度標本館之標本中,並未發現,無法提供判別。 三、「不同品系紅藜種子α與β澱粉酶特性分析」: 前期研究中發現紅藜種子富含澱粉、葡萄糖及蔗糖,而種子中也含有澱粉酶酵素活性。在食品工業中的釀酒業及麵包業都需要使用到澱粉及澱粉酶,因此如何將紅藜利用在這些產業上成為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在這個計畫中我們將探討不同品系紅藜澱粉酶的特性,其中包括找出純化的最佳條件、對溫度的耐受度、酸鹼度的範圍及所需陽離子種類。以上相關資訊將有助於將紅藜澱粉酶應用到產業界上。 四、「民族植物紅藜之營養及機能性成分之永續利用(2)」: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不同品種(紅色與黃色)、季節(夏季與冬季)對於紅藜一般營養成分、抗氧化成分(色素、多酚)及抗氧化力之影響。並經由田口法,尋找紅藜飲料最適之配方。結果顯示,所有紅藜種子皆含有豐富的粗蛋白、澱粉、膳食纖維。冬天採收者或黃色品種有較高的營養成分,但紅色品種或冬季者有較高的抗氧化力。紅藜種子經脫殼或貯存後,一般營養成分變化不大,但抗氧化成分顯著下降。進一步利用膠過濾證實,甜菜色素與多酚應為紅藜重要的抗氧化來源。至於紅藜飲料,則以添加0.1%檸檬酸及9°Brix蔗糖為最佳,且低溫貯存較好。
回列表
瀏覽人次:518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