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植物紅藜的永續利用研究」之中文摘要:
一、「民族植物紅藜的栽培與生態生理特性(3)」:
本計畫研究民族作物紅藜的生態生理學性狀與栽培方法,建立將來大量栽植此植物時所需的基礎知識與栽培技術。本年度計畫探討以下三個項目:(1)比較紅藜在台灣不同地區生長期間及產量;(2)以栽培技術培育矮化的紅藜植株;(3)編撰紅藜推廣手冊供大眾使用。於2008年5月23日假屏科大舉辦紅藜推廣研習會,介紹紅藜栽培及食品應用潛力,讓民眾對此民族植物的永續利用有較深入了解。另於2008年12月17日在台北市舉辦「紅藜正名暨研究成果發表記者會」,介紹本研究群的紅藜研究成果給媒體,達到永續利用的目標。
二、「民族植物紅藜之營養及機能性成分之永續利用(3)」:
本研究將紅藜種實以超微細及奈米研磨製成紅藜穀粉,再以田口法製備紅藜沖泡包。結果顯示,奈米研磨後,紅藜穀粉提高了甜菜色素、酚類等機能性化合物之含量。粒徑愈小者,其紅色值、抗氧化力及一般營養成份含量愈高,但愈不穩定。紅藜穀粉及沖泡包會受貯藏溫度(5~35℃)及包裝方法所影響,貯藏溫度愈低及真空包裝者,其色素及抗氧化力愈穩定。在紅藜切花保鮮技術方面,以8HQS、蔗糖、乙烯吸收劑和PE夾鏈袋保鮮之搭配組合為最佳,其切花瓶插壽命較一般未經處理者長。因此只要配合適當之方式與條件,省產紅藜值得永續利用與推廣。
三、「紅藜抗氧化物含量及抗氧化酵素活性分析」:
我們比較不同紅藜品系間抗氧化酵素及抗氧化物含量。在Ascorbate peroxidase 活性分析方面,以紅種紅藜活性較強。在Catalase 活性分析方面,以黃種紅藜活性較強。在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分析方面,以花蓮種紅藜活性最強。而在抗氧化物維他命C含量三者差異不大,含量最高者為黃種老葉為4.80μmol/g 。三品系種子在發芽時均會大量累積H2O2以利種子萌發。而在Gluthion含量方面以花蓮種幼葉最高,其含量為260.2 nmole/g。
四、「紅藜系統分類及親緣地理研究(三)」:
本研究目的在確認台灣原住民部落種植之藜屬作物分類、分子生物學分析、民族植物及地理分佈調查、及現存種源保存問題。透過傳統分類的18項外部型態特徵比較及各國標本館藏藜屬標本之比對,提出台灣地區之紅藜應予重新正名,修正為台灣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該模式標本目前保存於日本京都標本館,並同時完成台灣6種藜屬植物之田野檢索表。分子生物的研究方面,台灣藜之總DNA及葉綠體trnL和psbA- trnH之分析研究顯示,目前台灣原住民各地採集之台灣藜具有極相似的遺傳因子,應屬同一種。親緣樹狀圖之呈現,發現台灣藜與甜菜(Beta vulgaris)具有較接近的親緣關係,卻與同屬的臭杏(Chenopodium ambrosioides)關係相對疏遠,凸顯台灣藜,乃至世界藜科之系統分類,仍有待未來的繼續研究。
回列表
瀏覽人次:482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