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灣特稀有植物之遺傳保存及遺傳多樣性調查─黃芩屬特有種植物案例

:::
計畫名稱南台灣特稀有植物之遺傳保存及遺傳多樣性調查─黃芩屬特有種植物案例
研究類別科技計畫
計畫年度99年
主持機關屏東科技大學生命科學系
主辦單位林務局保育組棲地經營科
計畫主持人廖培鈞
計畫總經費888,000
本研究選取南台灣特稀有的黃芩物種(南台灣黃芩、台灣黃芩及布烈氏黃芩)和一廣泛分布之藥用黃芩(印度黃芩)做為材料,篩檢其多型性微衛星體DNA基因座,作為未來監測遺傳多樣性高低之分子標誌。在此研究中,我們成功篩檢了24組具有多型性變異的微衛星體基因座,分別可在台灣黃芩、南台灣黃芩、布烈氏黃芩以及印度黃芩中成功擴增7組、12組、17組及13組基因座。在遺傳多樣性的分析上,台灣黃芩被檢測出具有最低的遺傳歧異度,而南台灣黃芩則在近期的演化歷史中,呈現族群快速篩檢的情況,布烈氏黃芩則因有較低的近交係數,顯示其族群有較高的機會進行異交,作為對照組之印度黃芩,在台灣的族群因近交係數高,因此雖族群無衰減之疑慮,但仍需注意其族群隔離的情況。在未來的族群大小預測上,當族群發生99%的族群衰減壓力時(例如棲地縮減等),這些物種將會在200年內消失,當族群發生90%的族群衰減壓力時,這些物種將會在1000年內消失。因此在這些物種的保育上,必須更加關注目前遺傳多樣性較低的物種(如台灣黃芩)及曾經發生過明顯的族群大小衰減的物種(如南台灣黃芩),以維持物種之存續。在chalcone synthase (CHS)基因的演化中,我們篩檢出一個基因座,該基因座的胺基酸序列在台灣七個原生種中有三個基因型,彼此間有許多的胺基酸差異。經過paml的檢測後,在free-ratio model下在台灣七種原生種的類群中,檢測出兩個支系之ω>1,但經檢查後推論應為false positive,並與另一參考基因CAD比較後,推論CHS基因的胺基酸差異與天擇壓力無關,而是由於這些物種的起源不同所致。因此未來在這些原生種或特有種的應用性上,建議可依物種的不同來源進行功能上的差異性的進一步研究。
回列表
瀏覽人次:1821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