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藜成分之應用與開發(2)

:::
計畫名稱台灣藜成分之應用與開發(2)
研究類別科技計畫
計畫年度99年
主持機關屏東科技大學
主辦單位林務局保育組野生動物保育科
計畫主持人蔡碧仁
計畫總經費905,000
台灣藜為台灣原住民雜糧植物,過去四年,已就其抗氧化成分如甜菜色素、γ胺基丁酸與多酚建立基本資料。但其機能性成分,多仍乏人研究。據文獻記載,藜屬種子外殼含皂素,具苦味,具有抑菌、抗癌、降低膽固醇及充當界面活性劑之功能。預備試驗也證實台灣藜含有皂素,但其天然乳化劑或抗菌性之特性,尚無利用。此外,β-glucan屬於膳食纖維,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腫瘤,抗發炎之功能。而台灣藜的膳食纖維高達14-22%,為目前穀類之首。其膳食纖維中是否具有類似巴西蘑菇之β-glucan的成分,很值得探討。本研究主要針對台灣藜皂素與β-glucan之含量加以分析,並進行其利用產品如潔膚露及高纖台灣藜全穀錠等之開發,以提高其經濟價值。結果顯示,紅色台灣藜β-glucan含量約3.61 %,黃色種則約為2.69%。而紅色台灣藜皂素含量約1.3% DW,黃色品種皂素約 0.77 %。亦即紅色品種之β-glucan與皂素含量,皆較黃色品種者為高。台灣藜皂素不具明顯的生理活性,但台灣藜不論紅色或黃色其β-glucan皆具有明顯的提高免疫力的生理活性。產品製作方面,經由田口法,可製得具接受度及洗淨力的潔膚露,並以4℃為最適保存條件。製錠部分,則以微晶纖維素較麥芽糊精當賦型劑,可得到崩散度較佳的產品,並且台灣藜粉末含量應該低於30%才有接受度。台灣藜錠劑於不同溫度貯藏後,其機能性成份及抗氧化力並無顯著變化,具有開發價值。
回列表
瀏覽人次:1971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