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鴞野外調查方法之研究

:::
計畫名稱草鴞野外調查方法之研究
研究類別科技計畫
計畫年度101年
主持機關屏東科技大學
主辦單位林務局保育組野生動物保育科
計畫主持人孫元勳
計畫總經費936,000
東方草鴞(Tyto longimembris pithecops)為台灣的I級保育類貓頭鷹,惟目前還不甚清楚牠的分布、族群概況,以及適宜的調查方法。回播技術常應用於稀有或行蹤隱密的鳥種分布調查,如貓頭鷹,本研究測試人力回播、自動錄音以及自動回播錄音的調查作業和努力量以及其優劣,作為日後普查之用,藉此評估其族群分布狀況,以擬定保育策略。 在總計34個人力回播樣區,繁殖季(10-3月)偵測率為5.72 ± 4.21%,非繁殖季(4-9月)為5.97 ± 4.38%,偵測率較高的月份為3月(12%)及7月(12.9%),低偵測率或許與多數樣區可能無草鴞分布有關。若以確知有草鴞出現的樣區(n=9)為基準,繁殖季人力回播累積至425分鐘可達100%偵測率,非繁殖季則需470分鐘,若進一步只以2巢區(中旗山與南田寮樣區)為基準,繁殖季只需185分鐘、非繁殖季需為470分鐘方可達100%的偵測率。 和人力回播不同的是,自動錄音及自動回播錄音於繁殖季並未偵測到任何草鴞叫聲。非繁殖季將儀器移入草鴞巢區測試後,自動錄音累積錄音時間達3020分鐘時偵測率可達100%,自動回播錄音累積錄音時間達880分鐘時偵測率也可達100%。自動錄音顯示,一年中4月及8月的鳴叫頻度較高,而夜間鳴叫高峰則在18-19時。 衡量前述三種草鴞的偵測方法的優劣,本報告建議:使用人力回播調查法。分析有草鴞分布樣區的棲地組成,發現大部分樣區皆具有大面積之疏草地與林地。 關鍵字:東方草鴞、人力回播、自動錄音、自動回播錄音、方法學
回列表
瀏覽人次:1973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