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林木與植物資源外,在不同的林相中,還有30種以上的哺乳類、200種以上的鳥類、以及70種以上的兩生類與爬蟲類等生存
為強化第一線人員野生動物監測作業能力,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於昨日(114年7月8日)辦理「紅外線自動相機教育訓練課程」,邀集各工作站承辦野生動物監測業務之同仁參加,針對紅外線自動相機的架設操作、資料回收及照片判讀流程進行完整實務訓練,共有38人參與。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104年起推動「野生動物長期監測」工作,於國有林地及淺山平原地區設置監測樣點,透過紅外線自動相機持續記錄中大型野生哺乳動物的活動影像,以掌握其族群分布與變動趨勢。宜蘭分署目前在轄區內已設有超過50處監測樣點,累積超過5萬張野生動物影像資料,統計顯示出現頻率最高的物種依序為山羌、台灣獼猴及鼬獾。 本項監測作業主要由各工作站森林...
蛻變的森林 從產業到文化太平山林業與蘭陽平原乃至羅東鎮的發展息息相關,羅東林業文化園區這個區域曾在歷史上扮演過極重要林業生產空間,承載著羅東人的記憶與對林業深厚的在地情感,以「林業文化」重新找到它的歷史位置,賦予林業充滿活力的未來。城市裡的秘密花園園區佔地面積約16公頃,原為太平山林場之製材、貯木作業以及營林辦公廳舍原址。為保存傳統林業文化,並賦予林業新的生命,本分署從93年起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