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政府資訊公開 > 研究報告 (計畫成果) > 99年度台灣西部海岸防風林更新作業法之研究(1/3) 跳過此子選單列請按[Enter],繼續則按[Tab] 列印 分享 Facebook gplus twitter plurk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99年度台灣西部海岸防風林更新作業法之研究(1/3) ::: 計畫名稱99年度台灣西部海岸防風林更新作業法之研究(1/3)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99年 受委託機關國立中興大學(負責人:蕭介夫 校長) 計畫主持人廖天賜 計畫執行時間99年04月-99年12月 研究經費745仟元 計畫目標: 經由文獻蒐集、現場調查分析現有木麻黃林分之孔隙規模與更新紀錄,再加上本計畫之孔隙更新試驗及結果,以擬定海岸木麻黃防風林林分受不同干擾後之更新模式,訂定孔隙分級之準則,研擬不同孔隙之更新方法及監測環境因子對孔隙更新之影響、更新樹種選定,供未來制定海岸防風林更新作業之規範及辦理海岸防風林更新技術之研討會。 研究成果:(需含執行成果摘要、檢討及建議) 台灣海岸林之造林樹種多以木麻黃為主,因其抗風、耐鹽及抗旱性極佳,且生長迅速,為最重要之海岸造林樹種,由於缺乏長期維護管理,加上壽命短早衰,病、蟲危害猖獗,故難以營造永續防風之機能。為改善木麻黃純林之林分結構,許多學者提出複層林之營造,以達到海岸林穩定林相之目的。 本研究以調查台灣西半部之海岸林現況為主,結果顯示目前海岸林之林分大多都有孔隙之產生,其原因為林面大面積被解除變更為他用,以致林帶幅大為縮減,及終年受強風、濃鹽及飛砂…等多重危害有關係。於海岸造林成效良好,能成功地抑制大量的飛砂向內陸側移動,但歷經人為大幅度的開發土地,目前僅保留極狹窄林帶幅的林地,造成現存海岸林維護管理的困難性大為提高。而為提昇林分之保護功能,現存海岸林之更新宜以育成混合樹種之複層林為目標,利用原生或已馴化且可天然更新之多樣樹種,營建歧異性高且具生態穩定性之林相。 對業務革新、創新之效益: 各種不良之環境逆境,是導致台灣海岸林復舊造林成敗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因素。事實上,台灣的海岸林長期面對濱海環境逆壓的考驗,加上颱風帶來的機械性危害,一般綠、美化植物均難以適應,尤其在濱海的鹽溼地,綠帶營造及經營更形困難。因此如就生態的角度來探討海岸林之復育過程時,可透過二階段造林的模式,來營造永續經營的海岸林帶,實深具生態上的意涵。 附件下載 檔案名稱 格式 99年度台灣西部海岸防風林更新作業法之研究(1/3) doc 檔案大小:4181KB 下載次數:1110 pdf 檔案大小:1171KB 下載次數:5198 回列表 瀏覽人次:1297 最後更新日期: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