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鄒族步道系統人文史蹟調查報告

:::
計畫名稱阿里山鄒族步道系統人文史蹟調查報告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94年
受委託機關南島文化工作室
計畫主持人楊南郡、王素娥
計畫執行時間民國94年4月
鄒族,在台灣原住民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民族。歷史上鄒族與外來民族有深入的接觸,早在西元1647 年,荷蘭人已經在阿里山徵收贌稅,並有荷蘭人與鄒族人通婚,鄭成功驅走荷蘭人時,部份荷蘭人且逃入鄒族的部落定居。雖然部落位在深山,因早期有鹿皮山產與社商、通事交易,後來有樟腦生產,大批的漢人腦丁深入,到了日治時代築鐵路、伐巨木,更多的工人湧入。外來民族為鄒族帶來文明的啟蒙,使得鄒族成為早期日本學者驚嘆為﹕「溫和,而且會用秤做生意的生蕃!」。

這些外來的民族,能夠深入阿里山區,都是利用鄒族的古道,外來民族的深入,也給鄒族帶來滅族式的傳染病,例如康熙56 年、乾隆34 年的天花和鼠疫,使鄒族人口大量減少,部落不斷地遷徙、合併,生活領域也因而大幅縮小。

因為部落的遷徙與合併,除了一般的獵路外,為參加大社祭典、訪親與統治轄下小部落,以及出入平地,鄒族古道形成網狀分布,比起台灣其他原住民地區有更發達的步道系統。

重新整修鄒族步道系統,將鄒族優美及富有特色的文化融入旅遊經驗,同時發揚鄒族的生態保育觀念,使國人的旅遊有了生態與人文的深度,這是鄒族健行步道系統帶給我們的額外收穫。去年(2004)夏天,多個颱風侵襲台灣,72 水災更造成台灣北部與中部的重大災情,本計畫的田野調查行動,在颱風間隙中進行,也觀察了自921 地震以來,多次天然災害對台灣山林生態的影響,將成為未來規劃步道整建的重要參考。

本報告共分七章,第一章為前言,概述計畫的緣由與調查範圍﹔第二章為阿里山鄒族步道簡介,概述每一條步道的狀況﹔第三章是調查方式,列舉參考文獻、田野調查訪問紀錄與各次步道踏查﹔第四章是鄒族傳統文化,介紹鄒族傳統生活與祭典﹔第五章是歷史沿革,內容是步道開闢的歷史與阿里山地區的樟腦事業﹔第六章為田野調查與步道現況,是歷次實地踏查步道的紀錄﹔第七章為步道規劃建議。

此外,增加探討阿里山名稱來源、吳鳳故事的演變,以及阿里山鄉第一任鄉長高一生的事蹟等三篇小論文,並附錄阿里山鄒族人文史蹟、古道沿革與開發年誌。
附件下載
檔案名稱 格式
阿里山鄒族步道系統人文史蹟調查報告 pdf pdf 檔案大小:38171KB 下載次數:1359
回列表
瀏覽人次:876 最後更新日期:2022-09-16